(第二卷,重新修改了。)
洞黑,幽幽的,無邊無際!
這是甬道,甬道掛滿黑洞,透過黑洞,可以看見無數的平行世界、異度空間變幻磨滅。
在這無邊的黑暗之中,沒有什麼可以不朽。
隻是一瞬,呂尚華的身體便已崩潰,從強壯變為腐朽,從年青變作衰老,這一過程僅隻是刹那。衰老的軀體不堪負荷,登時灰飛煙滅,惟餘元神不死,尚在黑暗中摧磨。
這無邊黑暗仿佛是天道磨盤,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磨煉擠壓著元神,終於在某一刹那,強橫的元神遽爾潰散了,化作萬千碎片,惟剩一道真靈在功德之氣、願力的保護下不曾受損。
元神雖散,真靈猶存,呂尚華冥冥中感覺到黑暗中似乎忽然出現六道漩渦,那六道漩渦極其神秘,仿佛看一眼就可讓人真靈淪陷,意識泯滅!隻不過是一個感覺,呂尚華的意識就昏昏沉沉,陷入層層迷霧中,不知時間空間,也不知清醒或沉淪。
但就當呂尚華的意識即將泯滅之時,一股強大的意誌力驀然生起,不多不少,恰好三百六十五道,三百六十五道生命意誌按周天排列,圍繞著真靈旋轉,每旋轉一下,便喚醒一分求生意誌,未幾,終使意識如初兒般萌醒。
當呂尚華意識回轉的刹那,那六道漩渦又突然出現,卻是不可思議地反方向逆轉,這逆轉產生的力量更加詭秘莫測,燈火搖曳似的真靈瞬間穩定下來,而那潰散成萬千碎片的元神靈魂登時又詭異地回轉,重塑成一道完整的元神。
呂尚華元神緊閉,意識之中卻走馬觀花似的閃過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與思維、四方、上下等十方的一切萬物眾生的所有陰陽禍福。此刻,他忽有所悟,這不正是世界成、住、壞、空四劫嗎?不正是生、老、病、死四苦嗎?不正是苦、集、滅、道四諦嗎?
刹那的頓悟是亙古的永恒,片刻的消亡卻是循環的生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呂尚華的元神霎時由一點慢慢變作一團,然後一團化為生命。此時,功德之氣、願力紛紛沒入呂尚華的元神之中,以滋補、壯大真靈。
待真靈足夠大之後,元神陡然被一道漩渦吸收,呂尚華沒有抗拒這道吸力,是明白這六道漩渦乃是六道輪回,而現在正是要重新投胎。呂尚華這投胎與一般的投胎不一樣,他這是以無極界為胎盤,天地為母體。
在出現在胎盤的刹那,整個胎兒發生著神奇的異變,下丹田開辟,形成一個漆黑一團的世界,內中仿佛有著六道輪回的詭異力量;中丹田辟為紫府,存在著數之不清的異度空間,似乎與三千大千諸世界一脈相承,聯係頗深;上丹田識海點點亮光,狀若滿天星辰,數目不可勝數,有周天星辰及八萬四千群星惡煞;元神高居其上,占據靈台。
這四者間的關係給呂尚華一種感覺,下丹田好比幽冥地府,中丹田好比三千大千諸世界,上丹田好比天界,靈台卻是成了天外天。四者一整體,剛好對應前世傳說中的宇宙乾坤,這種近似於“道”的身體開辟,正符合天人合一之道,隻要修煉下去,終會無限接近於道,而得道。
時間流逝,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一甲子,也或許是一運甚至一會,隻知道某個地方,一聲啼哭,一個新的生命降落人間。
話說宇宙浩瀚,空間無數,沒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個世界存在。在諸世界的茫茫星海之中,有一顆水藍色的星球,靈氣的充沛程度在修真界不過是中下。
其上中州大陸,東北部有個叫明朝的大國,皇室一族祝姓,立國已有一百五十載。明朝南部有個小鎮叫南山,恰好位於北上南下的要道,故而來往客流如織,頗為繁榮。
狂風暴雨。
電閃雷鳴。
正值大雨傾盤,天色昏沉,黑漆漆難見五指。
這年,明朝南部爆發有史以來的特大暴雨,河堤崩潰,江水泛濫,淹沒七省五十四城。
在滔天洪水麵前,人的力量是那麼渺小,卷入其中,瞬間喪命,甚者粉身碎骨。
山崩海嘯,江河奔騰,碾壓過處,村莊,城鎮,山林,房屋,盡皆夷為平地。此般天災,前所未有,重災區幾乎是百不存一,災後拾回性命者更是千裏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