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電圖R波降低,S—T波升高。
五、病理變化
1、腸炎型
(1)病死犬脫水,可視黏膜蒼白、腹腔積液。
(2)病變主要見於小腸中後段的空腸和回腸:
i漿膜暗紅色,漿膜下充血出血;
ii黏膜壞死、脫落、絨毛萎縮;
iii腸腔擴張,內容物水樣,混有血液和黏液。
(3)腸係膜淋巴結充血、出血、腫脹;
(4)組織學變化為空腸、回腸黏膜上皮變性、壞死、脫落,有些變性或完整的上皮細胞內含有核內包涵體。
(5)絨毛萎縮、隱窩腫大、充滿炎性滲出物。
腸腺消失,殘存腺體擴張,內含壞死的細胞碎片。
2、心肌炎型
病變局限在心髒和肺。
心髒擴張,心房和心室內有淤血。
心房和心室有局限不明顯的蒼白區,心肌有灰色條紋。
心肌損傷部位常見核內包涵體。
六、診斷
1、根據特征性臨診症狀(先嘔吐後急性出血性腸炎、白細胞顯著減少以及幼犬急性心肌炎等)再結合流行病學和病理變化的特點,可以作出初步診斷。
2、確診可采取小腸後段和心肌病料作組織切片檢查腸上皮和心肌細胞是否存在核內包涵體。
3、病毒學檢查
(1)電鏡檢查
采病犬糞便,直接或加等量 PBS後混勻,以3000r/min離心10min。
上清液加等量氯仿振動10min,再如前處理一次。
吸取上清液滴於銅網上,用2%磷鎢酸(pH\u003d6.2)負染後電鏡檢查。
在病的初期可見到大量大小均一的直徑20~22nm的圓形和六邊形散在的病毒粒子,如能進行免疫電鏡檢查則更佳。
4、病毒分離與鑒定
常接種MDCK和F81細胞分離病毒,觀察細胞病變和核內包涵體。
糞便病料可先離心,再加入高濃度抗生素或過濾除菌,最簡便的病毒鑒定方法是接種後3~5d後用熒光抗體檢測細胞中的病毒,或測定培養液的血凝性。
5、血清學檢查
(1)國內外常用血凝(HA)和血凝抑製(HI)試驗;
(2)血凝試驗可用於測定糞便和細胞培養物中的病毒效價。
用0.5%~1%豬紅細胞作指示係統;
(3)試驗證明,HA>1:80可作為陽性感染的指標標準;
(4)血凝抑製試驗主要用作流行病學調查,也可用於檢測糞便中的抗體。
七、防製
1、疫苗注射。
同源疫苗:
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比如單價疫苗、二聯苗(犬細小病毒病和傳染性肝炎)、三聯苗(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和犬傳染性肝炎)和五聯苗(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犬傳染性肝炎、狂犬病和犬副流感)。目前同源疫苗應用較多。
異源滅活苗:貓泛白細胞減少症滅活疫苗或弱毒苗。
2、嚴格的檢疫製度。
治療
1、心肌炎型病例轉歸不良,隻要出現心電圖變化都難免死亡。
發現腸炎型病例立即隔離飼養,加強護理;
2、采用對症療法:嘔吐注射阿托品等;
3、腹瀉口服次硝酸秘、鞠酸蛋白和注射 VK、安絡血等止血劑;
4、脫水輸液,注意先鹽後糖,最好靜脈注射,先快後慢,有困難時可行腹腔輸液;
結膜發紺時則加入碳酸氫鈉防止酸中毒,也可口服補液ORS;
5、支持療法和防止繼發感染等治療措施,可能獲得痊愈或好轉支持療法:
i靜脈輸進健康犬或康複犬的全血30~200mL
ii 也可注射其血清或血漿 30~50mL
iii還可使用VC、肌苷、ATP等以增強支持療法的效果防止繼發感染。
用痢特靈、慶大黴素、紅黴素、卡那黴素等抗菌和抑製病毒的藥物。
•思考題
·犬細小病毒病的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