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鹿、麝
病初臨床症狀不明顯,出現腸炎時,體溫升高(39-40℃),腹瀉,類便呈糊狀。
嚴重者肛門失禁,糞便呈水樣,混有氣泡和黏液,有腥臭味。
病程長時,類便內帶有多量灰白色黏膜碎片,後期帶血,呈黑色。
黏膜蒼白,眼窩下陷,肌肉震顫,臥地不起,因衰竭而死亡。
8.狐
潛伏期2~10 d。
新生狐病初表現不安,尖叫,排水樣稀糞,內有未消化凝乳塊和血液,精神不振,生長遲緩。
有的不出現腹瀉,表現興奮或痙攣。
日齡較大的狐表現持續性腹瀉,並混有黏液。
嚴重者排便失禁,虛弱,弓背,眼窩下陷,步態不穩。
個別病狐出現腦膜炎,預後不良。
病死率視病情而異,低的僅2%,高的則可達90%。
9. 熊貓
體溫40℃以上,鼻鏡幹燥。表現嘔吐,腹瀉,類便呈血水樣,有惡臭。
尿頻,尿血,有酸臭味。
病貓委頓、爬臥,不喜活動,食欲廢絕。
10.禽
潛伏期從數小時至3d不等。
經卵感染或在孵化後感染的雞胚可出現死亡,不死者出殼後數日內可發生急性死亡。
最急性者常突然死亡。
急性者常見於雛雞,體溫升高,冠髯發紺,羽毛蓬鬆,發抖、昏睡,畏寒聚集,腹脹、腹瀉(類便白色或黃綠色),個別有斜頸、勾頭等神經症狀。
慢性者精神沉鬱,冠髯發,呈劇烈腹瀉,類便灰白色,有時混有血液,死前抽搐,個別斜頸、轉圈,病程可拖延十餘天。
有時可見全眼球炎,多為一側性,病初畏光、流淚,隨後眼瞼腫脹突起,有黏膿性或幹酪樣分泌物,最後角膜穿孔、眼球外凸、失明,7~10d衰竭死亡。
產蛋雞常由交配或人工授精感染,多表現為卵黃性腹膜炎,病程較長。早期臨床症狀不明顯,僅見產蛋減少。後期冠髯蒼白或發紺,精神沉鬱,消瘦,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鵝姿勢,喜臥厭動,並以死亡而告終。
禽大腸杆菌病的剖檢病變最為複雜,而且不同禽類、不同年齡和不同病型的病例其病理變化也各不相同。
最常見的是孵化期死胚及死亡家禽的敗血症、全眼球炎、卵黃性腹膜炎、臍炎、腦膜炎和肉芽腫等。
但無論哪種類型的病變,作為大腸杆菌病的一個突出特征,剖檢時大都可見體腔和髒器汙濁發暗、氣味腥臭難聞,這是因動物死後大腸杆菌增殖迅速、組織溶解及腐敗等所致。
(1)死胚:
多見於孵化後期,胚體及胚液呈墨綠色、渾濁、惡臭難聞,胚胎體表出血。卵黃呈幹酪樣或黃棕色水樣,卵黃膜增厚。
(2)敗血症:
表現血液凝固不良呈醬油狀。
氣管和肺出血,氣囊混濁、肥厚。
心肌、心冠脂肪有大量的出血點或出血斑,心肌變薄,心髒柔軟、發暗。
肝、脾、腎腫大色暗,有出血斑、點,特別是肝髒呈紫紅或銅綠色,表麵有灰白色或灰黃色點狀壞死灶。
十二指腸、小腸出血,直腸和泄殖腔呈條紋狀出血,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呈黑紫色。
病程稍長者可見多發性漿膜炎,特征是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和氣囊炎,心包、肝髒表麵及心包腔內有淡黃色膠凍樣滲出物,呈膜狀包裹心髒和肝髒,俗稱“包心”和“包肝”。
(3)腦膜炎:
不常見,腦膜大多數血管周邊顏色變淡。
(4)全眼球炎:
雛雞較常見,典型病變是眼前房有黏膿性或幹酪樣分泌物,眼球極度突出,用手指可擠出壞死的眼球和膿汁。
(5)關節滑膜炎:
跗、膝、髖、翅等處表現關節腫大,內含纖維素性或渾濁的關節液。
(6)大腸杆菌性肉芽腫(Hjarre病):
其特征是在肝、腸(十二指腸及盲腸)、腸係膜或心髒有菜花狀增生物,針頭大至核桃大不等,易與禽結核病或腫瘤病灶相混。
(7)臍炎:
多見於出殼不久的雛雞,由於臍部感染而發生炎症,並常累及卵黃囊。
臍部膨脹、充血、水腫,卵黃吸收不良,卵黃囊增大並有炎性分泌物附著,顏色發暗、氣味異常。
(8)輸卵管炎/卵黃性腹膜炎:
是產蛋家禽死亡的最常見病因之一。
輸卵管和子宮顯著膨脹,管壁變薄,並附有幹酪樣滲出物,內有一個甚至多個卵子蓄積。由於炎症使輸卵管、子官失去蠕動、輸送功能,導致卵子滯留其中,使後續成熟卵子落入腹腔,引起卵黃性腹膜炎,腹腔有大量新鮮或陳腐的、呈擠壓狀的卵黃團塊,氣味異常。
(9)腫頭綜合征:
通常由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如禽肺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繼發大腸杆菌等細菌感染,導致雞頭部、眼眶等部位皮下炎性滲出物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