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各種動物屍體剖檢方法(1)(1 / 2)

一、馬的屍體剖檢方法

馬的屍體外部檢查是在剝皮前檢查屍體外表狀態。

內部檢查包括剝皮、皮下檢查、體腔的剖開、內髒的采出和檢查等。

1.剝皮和皮下檢查

屍體仰臥,從下頜正中線開始切開皮膚,經頸部、胸部,沿腹壁白線直至臍部時,向左右分為兩線,繞開乳房或陰莖,然後又會合為一線,止於尾根部。

尾部一般不進行剝皮,僅在尾根部切開腹側皮膚,於第一尾椎或第三尾椎第四尾椎處切斷椎間軟骨使尾部連在皮上。

四肢的剝皮可以從係部開始做一輪狀切線,沿屈肌腱切開皮膚,前肢至腕關節,後肢至飛節,然後切線轉向四肢內側,與腹正中切線垂直相交。

在剝皮過程中,要注意檢查皮下有無病變,並觀察體表淋巴結的狀態和皮下脂肪組織的狀態。

乳房檢查,注意其外形、體積、重量、硬度等,並以手指輕壓乳房,觀察有無分泌物、性狀和數量。

檢查各乳房的乳頭有無病變後,沿腹麵正中線切開,使其分為左右兩半割下。

必要時再作幾個平行切麵,注意其乳汁含量、血液充盈程度,排乳管性狀以及實質和間質的性狀和對比關係。

公畜的外生殖器由腹壁切離至骨盆邊緣,視檢陰囊後,可留待與骨盆腔中的內生殖器官同時檢查。

皮下檢查後,將屍體取右側臥位。將屍體左側的前肢和後肢切離。

前肢的切離可沿肩胛骨前緣、肩胛骨後緣、肩胛軟骨部切斷肌肉,再將前肢向上方牽引,由肩胛骨內側切斷肌肉、血管、神經等取下前肢。

後肢的切離可在股骨大轉子部切斷前後的肌肉,將後肢向背側牽引,切斷股內側肌群、鏡關節圓韌帶,即可取下後肢。

2.腹腔的剖開及其視檢

單蹄獸的腹腔右側為盲腸和大結腸所占據。

為便於腹腔器官的采出和檢查,通常采取右側臥位。

先從膁窩部沿肋弓至劍狀軟骨部做第一切線,再從囊結節前至恥骨聯合做第二切線,切開腹壁肌層和脂肪層。

然後用刀尖將腹膜切一個小口,以左手食指和中指插入腹腔內,手指的背麵向腹內彎曲,使腸管和腹膜之間有一空隙,將刀尖夾於兩指之間,刀刃向上,沿上述切線切開腹壁。

此時左側腹壁被切成楔形,左手保持三角形的頂點,任憑向下翻開,露出腹腔。

腹腔剖開後,進行視檢。

3. 胸腔的剖開及其視檢

剖開胸腔前,必須切除切線部的軟組織、胸廓相連的腹壁,鋸斷骨骼。

為檢查胸腔的壓力,可在胸壁的中間部位用刀尖刺開一個小孔,此時如聽到空氣突入胸腔的音響,橫隔膜向腹腔後退,證明胸腔為負壓。

剖開胸腔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方法是將橫隔的左鬥部從左季肋部切下,在肋骨上下兩端切離肌肉並做二切線,用鋸沿切線鋸斷肋骨兩端,即可將左側胸腔全部暴露。

另一種方法是用骨剪剪斷近胸骨處的肋軟骨,用刀逐一切斷肋間肌肉,分別將肋骨向背側扭轉,使肋骨小頭周圍的關節韌帶扭斷,一根一根分離,最後使左側胸腔露出。胸腔剖開後,進行視檢。

4.腹腔器官摘出

腹腔髒器的采出與髒器的檢查,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先後進行。

一般在器官本身或器官與其周圍組織器官之間發生了病理變化,而這種變化可因采出受到改變或破壞,使病變的檢查發生困難時,可以用邊采出邊檢查的方法。

先采空腸、回腸,再取出小結腸,最後摘取大結腸和盲腸。

其做法如下。

先兩手握住大結腸的骨盆曲部,將大結腸向腹腔外前方引出,露出結腸動靜脈;再將小結腸全部拉出,置於腹腔外背側,使小結腸前部的十二指腸-小結腸韌帶顯露出來。

空腸和回腸的采出:

在十二指腸-小結腸韌帶的後方,即空腸起始部,作二重結紮,並在結紮間切斷空腸。

以左手握空腸斷端,向自己身前牽引,使腸係膜保持緊張,右手執刀,在腸係膜與腸壁連接處切斷腸係膜,由空腸分離至回腸末端,距盲腸約15 cm處作二重結紮,切斷回腸,取出空腸與回腸。

將小結腸還歸於腹腔內,把直腸內糞便向前方擠壓,在直腸末端做一次結紮,並在繩索紮後方切斷直腸。

然後由直腸斷端向前方分離後腸係膜,至小結腸前端,於距胃狀膨大部做二重結紮,切斷小結腸,取出小結腸和直腸。

先檢查前腸係膜動脈根部,再檢查結腸的動靜脈和淋巴結。

然後將上、下結腸動脈、中盲腸動脈和側盲腸動脈自腸壁分離,於距腸係膜根約30 cm處切斷,並將其斷端交由助手向背側牽引,術者以左手牽引小結腸和回腸的斷端,以右手剝離附著在大結腸上的胰腺,然後將大結腸、盲腸同背部聯結的結締組織一一分離,即可將盲腸和大結腸全部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