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細菌的基本結構
細菌的基本結構是各種細菌都具有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等。
1.細胞壁
1.1 定義:細胞壁在細菌的外周,是一層堅韌而具有一定彈性的膜。
1.2 特點:折光性強,對染料親和力低,僅在光學顯微鏡下難以看到。
1.3 分類 根據細胞壁化學組成和結構不同,用革蘭染色法把細菌分為:
革蘭陽性菌(G+ ) 革蘭染色法 紫
革蘭陰性菌(G - )革蘭染色法 紅
1.3.1 G+細菌細胞壁成分
①細菌細胞壁厚,約 15~80nm。
②主要成分,肽聚糖→提問過,占細胞壁物質 40~95%。
③特有成分:磷壁酸。
④ 其他 :多壁,蛋白質,脂類等。
1.3.1.1 肽聚糖
①又稱黏肽、糖肽、或胞壁質,是原核生物特有的細胞壁成分。
②由聚糖鏈支架、四肽側鏈和五肽交聯橋組成的空間結構。
聚糖鏈支架:β-1,4 糖苷鍵、乙酰胞壁酸、乙酰葡萄胺。
四肽側鏈:L-丙氨酸、D-穀氨酸、L-賴氨酸、D-丙氨酸。
1.3.1.2 磷壁酸
①又稱垣酸,是革蘭陽性菌特有的成分。
②約 30 個或更多的磷壁酸分子組成的長鏈,穿插於肽聚糖層中。
③功能
特異的表麵抗原。
維持細胞膜上一些酶的活性。
對宿主細胞有黏附作用,是 A 群鏈球菌的毒力因子。
為噬菌體(→細菌的病毒)提供特異的吸附受體。
3.2 G - 細菌細胞壁成分
外膜:脂多糖、磷脂、蛋白質、脂蛋白等複合構成。
周質間隙:主要為肽聚糖
1.3.2.1 脂多糖(LPS)
為 G - 菌所特有,位於外壁層的最表麵,厚約 8~10nm。
脂質雙層(磷脂)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主要結構- 類脂 A :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發揮多種生物學效應,結構極相似,無種屬特異性。
核心多糖:與類脂 A 共價聯結,具有種屬特異性。
側鏈多糖:菌體(O)抗原,具有種型特異性。
LPS 功能:
①有吸附 Mg2+ 、Ca2+ 、等陽性離子。
②是噬菌體在細菌表麵的特異性吸附受體。
1.3.2.2 外膜蛋白
按含量及功能重要性分為:主要外膜蛋白(微孔蛋白、脂蛋白)、次要外膜蛋白。
微孔蛋白作用:分子篩、受體
脂蛋白作用:連接,噬菌體受體、營養物質的轉運。
OMP 的電泳圖譜:
可對某些 G - 菌及菌株進行鑒定分型以便提供分子流行病學信息。
1.3.2.3 周質間隙:G - 菌一層肽聚糖
1.4 細胞壁功能
①維持細菌外形,保持細菌耐受低滲環境。
②調節胞內外物質交換,維持離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