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24)(1 / 2)

(2)血瓊脂平板 雙環溶血(內環β,外環α溶血)

(3)牛奶培養基“爆裂發酵”→被此菌感染,肚子鼓脹,像氣球樣

·牛奶培養基“爆裂發酵”

①本菌最為突出的生化特性,也有例外的菌株

②什麼是“爆裂發酵”?

產氣莢膜梭菌於接種牛乳培養基中培養 8~10h 後,發酵牛乳中的乳糖,使牛乳酸凝,同時產生大量氣體使凝塊破裂成 多孔海綿狀,嚴重時被衝成數段,甚至衝出管外。

毒素與菌型

①以菌體抗原進行血清型分類意義不大,且菌體抗原與以毒素分型之間沒有明顯關係。

②依據主要致死性毒素與其抗毒素的中和試驗可將此菌分為 A、B、C、D 和 E 5 個型,A 型和 C、D 型的某些菌株可產生腸毒素。

③ 毒素以小寫希臘字母表示,有 15 種,均為蛋白質,其中α、β、ε和 l 是主要致死毒素。

2.致病性

2.1 致病物質(會出現廣泛出血,死的很快)

①α毒素:以 A 型菌產量最大,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伴大量溶血,組織壞死,肝心功能受損,在氣性壞疽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②β、ε和 l 引起組織損傷壞死和血管通透性升高

③腸毒素

2.2 所致疾病

①氣性壞疽:主要由 A 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致病條件與破

傷風相同。潛伏期短,發展迅速,病情險惡,

死亡率高,以組織壞死,氣腫和全身中毒為特征

Ⅰ組織壞死,血管內皮損傷,通透性

上升,導致出血、水腫、局部壞死

Ⅱ分解糖類產氣,壓迫軟組

織、血管,加重組織壞死

Ⅲ分解組織,病情迅速擴散,引起全身中毒症狀

②食物中毒:食入大量細菌汙染的食物(多為肉類)

③腸毒血症(軟腎病)

2.3 各型產氣莢膜梭菌所致病(需掌握仔豬白、黃、紅、黑痢病原,螺旋體那章歸納)

①A 型菌:

主要是引起人氣性壞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也引起動物的氣性壞疽,還可引起牛、羔羊、仔豬、家兔等的腸毒血症

②B 型菌:

主要引起羔羊痢疾,還可引起犢牛、羊的腸毒血症或壞死性腸炎

③C 型菌:

主要引起綿羊猝狙的病原,也能引起犢牛、羔羊、綿羊、仔豬的腸毒血症和壞死性腸炎以及人的壞死性腸炎

④D 型菌:

引起羊、牛以及灰鼠的腸毒血症

⑤E 型菌:

可致犢牛、羔羊腸毒血症,但很少發生

3.微生物學診斷

①本菌 A 型所致氣性壞疽及人食物中毒微生物學診斷,主要依靠細菌分離鑒定。

②其餘各型所致的各種疾病,均係細菌在腸道內產生毒素所致,細菌本身不一定侵入機體;同時正常入畜腸道中常有此菌存在,在非本菌致死的動物也很容易於死後被此菌浸染。因此,從病料中檢出該菌,並不能說明它就是病原。

所以細菌學檢查隻有當分離到毒力強大的此菌時,才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鑒定本菌的要點為:

①革蘭陽性粗杆菌、不運動

②厭氧生長、菌落整齊、生長快

③有雙層溶血環

④引起牛奶爆裂發酵

⑤胸肌注射鴿越夜死亡,胸肌塗片可見有莢膜的菌體

腸內容物毒素檢查

其方法為取回腸內容物,加適量滅菌生理鹽水稀釋,經離心沉澱後取上清液分成兩份,一份不加熱,一份加熱,分別靜脈注射家兔或小鼠。如有毒素存在,不加熱組動物常於數分鍾至數十小時內死亡,而加熱組動物不死亡。

為確定致死動物毒素類別及其細胞型別,須進一步做毒素中和保護試驗。

其方法為將前述上清液分為 6 份,分別加入適量此菌各型抗毒素及生理鹽水(對照)混合均勻後再 37℃下作用 40min,然後各靜脈注射小鼠或家兔一組,觀察 24h記錄各組動物死亡及存活情況,並按表 14-6 判定菌型。

4.免疫防治

預防羔羊痢疾、猝狙、腸毒血症以及仔豬腸毒血症等,可用三聯菌苗或五聯菌苗,參見腐敗梭菌病免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