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用手扇了扇,有些嫌棄地說道:
“謔,這麼大的灰,爸你這多久沒打掃了?”
楊愛國尷尬地笑了笑:
“這不是快過年了,店裏生意忙麼,就沒來得及打掃。”
這名貴石的石雕擺件,算是奢侈品了,來買貨的除了倒騰二手的同行之外,就是一些有錢人家。
臨近了這逢年過節的,客人就更多了,都喜歡買這個去送禮,買家本人未必多喜歡,但是送石雕擺件總比送些煙酒顯得高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客人,那就不方便細說了。
所以這段時間,楊家幾個大人整天都不著家,白天天剛擦亮就離開家去工坊,等天黑了才回來,就忙碌到這程度。
畢竟一個石雕擺件就算是小件也得個小半個月,要是大件的那兩三個月磨一件的都有,但凡來倆客人要定製,都得忙到年後去。
楊晨也知道自己老爹不注重這些細節,可他這做兒女的還是顧慮著老爹的身體。
他跑到廁所,把放在裏頭的掃帚簸箕拿了出來,掃著地上的石灰,一邊忙活一邊說道:
“這可不行,這滿地的石粉,吸進肺裏那還了得?”
“這不戴著口罩呢麼?”
“口罩也不是百分百格擋啊,總之多注意一點吧,老楊同誌可是咱們家的頂梁柱,你倒了那我和我媽咋辦?”
因為楊愛國上輩子就是不注意這些,才會肺裏得了病去世,所以楊晨很在意這一點,忍不住多說了幾句:
“下班了,多花個五分鍾打掃又不費勁。”
這兒子教訓爹,其他家長恐怕是會覺得被觸犯,輕則板著臉說一句“你個小孩懂什麼”,重了還得賞個大嘴巴子吃。
但是楊愛國脾氣好,也知道兒子是為自己身體考慮,被數落了一通也不惱,樂嗬嗬地應著。
他也沒閑著,去隔壁店又借了掃帚來,跟著楊晨一塊兒打掃。
父子倆把地掃幹淨了,又整了水拖了一遍,拿著抹布把工作台都掃落掃落,擦擦幹淨,又擦了玻璃,那是裏裏外外都清掃了一遍才算完。
這一忙活,已經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
楊晨看著煥然一新的工坊,這下算是舒服多了。
楊愛國搬了個小竹凳給他:“來,兒子。坐下歇歇,順帶我帶你認識認識家夥什。”
他把東西都搬來了,東西看著倒是挺多,不過細數起來也就籠統那麼幾樣,刀具、洗耳球、砂紙、502膠水、鋸刀……
之所以看著多,是因為刀具種類多,因為不同的石頭硬度是不一樣的,而且雕刻的時候這橫、豎、鉤、提那用不同的刻刀都是有不一樣的效果。
楊晨其實大多都認識,畢竟他生在這麼個家庭,小時候也總跑楊愛國的工坊玩,耳濡目染之下也就都了解了。
不過楊愛國還是介紹地很細,每一件工具它的用處是什麼,那都得一一給你羅列清楚了。
等到工坊內的東西都介紹了一遍之後,楊愛國又領著楊晨去了工坊外麵,也就在工坊後頭的一個小巷裏。
走得不是正門,這工坊有個窗戶,半人來高,一貓腰翻過去也就到了工坊後頭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