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人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小平口鎮人,而是在小平口鎮裏麵的鳳陽村人,老家那邊都還有套荒廢的四合院。

一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那會,響應公社號召,作為村裏木匠的楊晨爺爺被招到了縣裏,歸入國有編製做木工,一大家子人才搬到了現在的小平口鎮。

這兩年郭嘉補貼政策落實了,老爺子這兩年都能領上退休金了。

楊家並不缺錢,所以老爺子尋思半天,把這兩年的退休金攢了攢,在家裏開了個新祠堂——楊家的祠堂在老家鳳陽村,但那是整個村子楊姓的祠堂,不單是楊晨一家。

現在建在家裏的新祠堂,是老爺子想重新修一修自己這一支傳承下來的族譜而建立的。

這新建的祠堂就修在楊晨家隔壁那屋,原本那屋後頭有個小後院的,現在就改建了新祠堂。

現在楊家要是全家人開大會的話,就上祠堂那兒。

而這地方,沒成年的小輩是不讓進的。

也就在今天,家裏突然通知去祠堂開大會的時候,楊晨有點兒吃驚。

他前世記憶裏,在他高中的時候,楊家就開過兩次大會,並沒有今天的這一次。

“應該是礦上的事情吧,前世畢竟沒有包下礦洞,這一世楊家的命運有了改變,會發生前世沒發生過的事情也很正常。”

楊晨這般想著,也就釋然了。

他打算過一會等自己父母從大屋開完會回來了,再好好打聽一下。

如果不是什麼會導致不好的事情發生的事的話,那他就繼續撒手不管。

但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楊愛國要去隔壁大屋的時候,看了一眼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沒挪屁股的楊晨,對他說道:“大兒,這次你也去。”

“我也去?”

“嗯,主要是你的事情。”

楊晨有些意外,又有點好笑地說道:“我能有什麼事?”

話雖這麼說著,他還是起身趿拉著拖鞋準備跟過去。

王秀芳罵了一句:“把鞋換了去,頭發也梳一梳,瞧你那邋遢樣。”

“媽,就上隔壁屋,都自家人,有必要麼?”

“能一樣麼?祖宗待的地方,你就這個邋遢樣見祖宗?你祖宗還以為到你這一輩的子孫都去要飯了呢!”

被王秀芳嘮叨了兩句,楊晨隻能是去把自己簡單地收拾了一番,等都收拾利索了,這才跟著父母去隔壁屋。

到了隔壁,從客廳走過去,繞到廚房旁邊,有一扇小門,推開之後就是放祖宗牌位的大屋了。

等楊晨一家到的時候,結果隻有二伯和大叔在這兒。

幾個嬸子和小叔一家都沒來。

楊晨拜了拜祖宗們,然後挑了張椅子坐下來,納悶道:“不是開大會麼?小叔一家沒來?”

“沒事,主要你和你爸媽來了就行了。”楊家老四楊愛民笑著說著。

楊二光則是看向楊愛國說道:“老四的意見我聽了,雖然覺得晨兒才學這麼點時間,不過真是那塊料,我也沒什麼意見。老三,你考慮得怎麼樣了?”

楊愛國有些木訥,搖了搖頭說:“還是聽聽看孩子是怎麼想的吧。”

“等會等會。我有一種你們好像在說我,但我又不知道你們在說我啥的感覺。”楊晨舉手抗議道,“能不能來個人解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