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收起了桌上的茶具,以便於兩個人專心聽著。

祈敏容有些茫然,露出了困惑的情緒。

她微微詫異,問道:“君王的品行,為什麼我要認真聽聽呢?這不是應該我哥他認真聽嗎?”

她有些不太理解,直接小聲詢問了出來。

昭王哥哥從前是太子,協助父皇處事得當,如今雖然不是太子,但是她相信昭王哥哥很快就能重回太子之位。

所以這些應該皇兄認真聽,而不是她。

陸觀月再次搖頭,鄭重地看了眼神色有些懵懂的人,她接著開口:“其實這就是上位者的品行探討,聽了對你也有益處。你看衛國公夫人都能如此與民和睦,這其中的學問也很多。”

她示意人繼續聽著台上那些人的議論。

其實她還有深層的原因,她沒有說,因為對於祈敏容而言那不重要。

她的想法是不止是男子可以為君為帝,女子也可以為帝王,所以女子更要聽從人民心中關於君主品行的探討,這樣才能體桖民心,體察民情。

她抬頭看向對麵的祈照,他應當很早就在這裏,所以他們的商討很快。

回之以一笑,她繼續聽著下方的想法。

隻見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開口道:“其實君主的品行,最重要的應當是愛民如子。如今我們漕州倒是還好,承蒙衛國公注重對我們的教化,百姓生活安樂。我一個婦道人家,很多東西都不懂,但是我知道其他的地方百姓過得並不好。沉重的賦稅徭役,還有天災人禍,百姓很難安定。”

她話一說完,懷中抱著的小孩子就開始哭鬧了起來。

但是沒有一個人嘲笑辱罵她,而是紛紛鼓掌認同,因為這般言論很有道理。

小孩子似乎也能感知到周圍的熱鬧,停止了哭泣。

另外一邊也有穿著粗布麻衫的人接話道:“我認為君主之品行,在於勤政,不昏庸無道,不沉迷於後宮美色,勤於政事,此乃君主之所為也。”

“若勤政不實行又當如何?上傳下達,其中繁複瑣碎極多,也許君主勤政,可商討多著眼於京城一處,全國其他去處則苦矣。”

“若君主不去後宮,則無後代繁衍啊。”

穿著粗布麻衫的人有些失語,麵對其他人的反駁不知如何回複,最終他坐了下來,又細細思索。

另一位穿著華服的公子則站起來說:“君主當有大一統之心,平天下之誌。凡讀書人無不想事明君,得以效勞,若君主無遠大之誌,熟願跟隨而?”

“若大一統,則必定戰事橫生,勞民傷財。若戰事勝,則可得一時安穩,若戰事輸,則百姓危亡,民不聊生,生靈塗炭。”

“可若無遠誌,則國力衰微,難以自保,若遭他國群起而攻之,如何安穩?”

“此番則乃長久安樂與一時安穩。”

……

最後的議論極其激烈,但無人能說得最好,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反駁的人很多。

陸觀月與對麵的祈照互相看著,最後搖了搖頭,都不打算參與。

她們隻需在一旁聽著,即可。

今夜的風光與他們無關,隻關於百姓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