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良朝是四麵危機,邊疆年年戰亂不停。良帝周榮更是焦頭爛額。國庫空虛,戰火不斷,民不聊生。
連年的戰火讓良帝每次上朝都很頭疼。以左相薛文同為首的主戰派和龐國舅為首的主和派在朝堂上連續吵了十來天,最終也沒有定論。戰,無良將,缺糧草。和,沒籌碼,國力也不夠震懾鄰國。
良帝心裏也是主戰的,但是缺人缺糧怎麼打仗?戰爭本來就是很消耗國力的事情,要沒有足夠的金錢和糧食。戰爭的後果可想而知。想想自己國庫裏那點金銀,再加上各地的糧草儲備不足,良帝頓時感覺是一個頭兩個大。
要說主和,那更是個問題。首先就是派誰去和談。龐國舅的人雖然在朝堂上是說的頭頭是道,也主張和談,但是派誰去和談?一說到這個問題,龐國舅的人就開始鵪鶉附體,一個一個的不是年邁就是病弱,甚至剛納了小妾,怕小妾跑了這樣的理由都拿出來了。
良帝簡直被這麼一群人氣了個仰倒。直接當場把刑部右侍郎打了板子,貶成了刑部書吏,讓他回家去守著他的小妾。
被良帝這麼一發落,其他想要死諫的朝臣也都默默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畢竟死諫是流芳千古,但是能活著誰又真的想死呢?不管是苦讀爬上來的寒門官員,還是家族舉薦的貴族高官,這個時候都覺得保命才是第一位的,。畢竟政治鬥爭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自己命都沒了還有什麼可以鬥的?
這天的早朝,良帝看著朝堂上這一群群的鵪鶉,不是,是朝臣,真是有種無語問蒼天的感覺,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簡直是個笑話。自己提拔上來的人居然關鍵時刻先臨陣退縮了。
正在良帝一臉怒氣,準備拿這群隻會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的朝臣開刀的時候,站在朝臣首位的大皇子邁出了一步,對著良帝行了一禮,
“啟稟父皇,兒臣願意為父皇分憂,去和北戎和談,解北戎圍困之險。”
良帝一聽這話,知道大皇子這是為了他的舅舅。怕自己這個父皇發落了他的外祖一家。
良帝也知道,朝堂的困局始終都要解決。主戰派和主和派已經是到了互不相讓的地步,再這麼下去朝局就要出現問題。所以,這個時候良帝的態度就直接決定了事情發展的走向。
“鈺兒不要意氣用事,軍中大事不是你一個剛剛及冠的少年能夠把控的,沒有經驗老道的朝臣跟隨朕不會放你一個人去邊關和談的。”
良帝沉思片刻,對著大皇子開口道。
“老臣願意隨大皇子邊關和談,請皇上恩準!”
大皇子的舅舅,當朝的國舅爺龐立業這個時候主動站了出來。他不是想出來,是不得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