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下山(1 / 2)

老者道:“玄一無相的心法你已領會,天道九式也已習得,何必還留在山上虛耗時光。”老人的眼神明如秋光,仿佛看透了他的內心,“你技藝已成,也該入江湖曆練一番。”

少年訝了一瞬,很快恢複了自在,深施一禮,“師祖有命,徒孫自當謹遵。”

老者不再多說,“多看看世界,少用手中劍,多用心中劍,修心。去吧。”

少年離去了,老人仍然在垂釣。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腳步聲)

聲音越來越近,山道上腳步匆匆,走來一名清臒的中年道人,他儀態肅偉,道衣精雅,如古畫上的飄飄仙長,在他身後還隨著一名二十餘歲的青年,軒昂沉穩,喲似一棵青鬆。

中年道人對老者施了一禮,急切的詢問,“師父,您讓蘇璿立即下山去了?”

老人毫不意外徒弟的到來,“不錯。”

中年道人跌足而歎,他身為正陽宮掌教,號令觀中數千人,卻拿自己的師父毫無辦法。“他才十五,哪有將這麼小的孩子趕下山的,還請師父三思!”

老人慢條斯理的回道,“北辰你何必過憂,他學藝已多年,足有自保之能了。”

北辰真人做為師兄哪裏放心得下,但對著自己的師父又不能相責,唯有苦勸,“那孩子天份雖高,卻對世事毫無經驗。師父悉心教養多年,就不怕這江湖險惡,他初出茅廬萬一有什麼閃失?”

老人平靜的瞧著水麵微小的水泡,“一切皆是造化,縱然有意外,也是他命中當有之此劫。”北辰真人身後的青年上前一禮,恭聲道,“師祖胸藏丘壑,自有計較,不過可否容師弟暫緩幾日動身?”

北辰真人再度勸說,“師父有心曆練,也不必急於一時,至少讓葉庭師弟帶他走一程,告誡一些江湖上的禁忌。”

老人眉目無波,不為所動,“入世如入道,不遇艱險,何見本心?傳我令喻,兩年內蘇璿不許回山,本門弟子也不可與之結伴而行。”

越勸越是糟糕,葉庭唯有忍下了話語。

北辰真人頓了一頓,還待再說,老人搖搖頭“你也看得出來,那孩子天份太高,心誌又強,將來未必是正陽宮所能庇蔭。”

真人默然良久,應了一句是。

“天命所至,照拂亦是枉然,隻盼他能闖出一番運數。”老人喃喃一歎,長杆一抬,陽光下銀光閃現,一條遊魚破水而出。

蘇璿的世界很小,小到隻有一座山,一個門派,一柄朝夕不離的劍,一日之間又變得極大,大到他在山腳茫然不知所往。

十五歲的少年蘇璿騎著一頭溫順的灰驢,包袱中卷著幾件衣裳,長劍裹著布懸在鞍側。他撫摸著驢頸發了一會呆,隨意的選了一條還算平坦的道路,邁腿踏入了茫茫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