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財富為有遠見的人準備(1)(3 / 3)

三隻條件差不多的雞雛,由於各自理想不同,出現了不同的生命走向。胸無大誌的母雞和公雞最終成為人類食品的供應者,不久死於非命;隻有那隻鬥雞,誌向高遠,成為雞中佼佼者。它們的理想決定了它們的命運,想得最遠的也走得最遠。這也正應了時下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決定自己命運的並不是冥冥之中不可知的力量,而是自己的理想。

其實,成功是一種態度,是一種野心。一個人的成功往往取決於自己積極心態的指導。有了積極的心態,成功就變得容易了。安德魯·卡內基年輕時既無資本,又無鋼鐵專業知識和技術,他為什麼能白手起家成為舉世聞名的鋼鐵巨子?就是積極的心態使他從貧窮和逆境中崛起,成為他建立“鋼鐵王國”的主要資本。他深有感觸地說:“一切的財富,一切的成就,最初隻是一個念頭而已。”

這個念頭就是人的想法,或者叫理想。人的心態就是由自己的最初想法來決定的,其好壞足以左右人一生的成功和失敗。無疑卡內基的理想是遠大的,他的目標不僅僅停留在謀生糊口的初級水平,因此,他才從紡織廠工人到電報公司職員,到鐵路公司的領導,到最後創建自己的事業。因為有了這樣遠大的理想,他才沒有滿足於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不斷地拓展,建立自己的鋼鐵王國,成為與洛克菲勒、摩根比肩的商界奇才。

偉大的目標會給人以創造性火花,使人有可能取得成就。正如約翰·賈伊·查普曼說的:“世人曆來最敬仰的是目標遠大的人,其他人無法與他們相比……貝多芬的交響樂、亞當·斯密的《原富》,以及人們讚同的任何人類精神產物……你熱愛他們,因為你說,這些東西不是做出來的,而是他們的真知灼見發現的。”

成功人士都是這樣取得成功的。奧運金牌得主不光靠他們的運動技術,而且還靠遠大目標的推動力,商界傑出人士也一樣。遠大的目標就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夢想,隨著這個夢想的實現,你會明白成功的要素是什麼。沒有遠大的目標,人生就沒有瞄準和射擊的靶點,就沒有更崇高的使命能給你希望。

馬雲創辦阿裏巴巴網站時,對大家發表開業演講:“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設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相信大家都在電視上領略過馬雲的口才和煽動力,但當時他的這18位“創業元老”沒有人拿他的話當真:“目標雖然具體,但都太超高了,就憑我們這幾杆槍?”馬雲自己卻信心十足,他後來說:“搞電子商務,從那一天起我就鐵了心。”

2001年,馬雲提出了“要做世界上最好的企業”的口號;2002年,馬雲在公司年終會議上提出了2003年的計劃:阿裏巴巴全年贏利1億元。這時的阿裏巴巴剛從互聯網的嚴冬中堅持生存了下來,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個瘋狂的設想。於是,馬雲又有了“狂人”的綽號。

其實,在馬雲的心中一直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理想:“我們要創造一家中國人自己的、最偉大的公司。2009年,在阿裏巴巴十周年慶典的時候,我們要進入世界500強,我們要做102年的企業。”

馬雲成功了,他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

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穿金製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隻金袖子。”

那些誌存高遠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離。即使你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

曾經有這樣一個發生在美國的故事:

若幹年前的一個炎熱的夏天,一群人正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這時,一列緩緩開來的火車打斷了他們的工作。火車停了下來,最後一節車廂的窗戶被人打開了。這時,一個低沉的、友好的聲音響了起來:“大衛,是你嗎?”

大衛·安德森一這群人的負責人回答說:“是我,吉姆·墨菲,見到你真高興。”

於是,大衛·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鐵路的總裁,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後,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包圍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總裁的朋友感到非常震驚,他們都想探個究竟。

大衛解釋說,20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

其中一個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大衛,為什麼他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23年前我選擇了為一小時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選擇了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這就是夢想的力量,不同的夢想造成了不同的人生結果。夢想是讓一個入不平凡的精神力量,而且隻有把夢想“畫大”,你所獲得的力量才越大。

當你始終堅持沿著夢想的道路走下去,你總有一天會摘取成功的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