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財富為有遠見的人準備(2)(2 / 3)

一周之後,領導從北京回到香港,第—件事就是把阿華提升為自己的辦公室秘書,幫助自己打理生意上的事務。

“笨鳥先飛”即使不是笨鳥也要先飛,因為工作中,隻有那些走在別人前麵的人才有機會握到成功的手,工作提早準備才能提早完成,雖然你隻需要提前一點點。而大多時候,許多事情差的就是那麼一點點,就是這一點點,就為自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就像阿華一樣,什麼工作都比別人做得早一點點,所以最終獲得了領導的器重,也為自己贏來發展的好機會。凡事比別人早一點,就會離成功更進一點。這樣的人,總會看到別人永遠看不到的美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誠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我們能把白手起家時訂立的目標進行分解,那麼,實現目標也就更為輕鬆、指日可待。

在白手起家的道路上,沒有追求目標的人幾乎沒有,但沒有達到目標的人卻為數不少。導致失敗的原因很多:或急於求成,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結果欲速則不達;或東一下西一下,泛泛而做,結果什麼都沒做好;或初時鬥誌昂揚,信心百倍,但堅持不了幾天便被漫長的征途所嚇倒。反觀那些成功人士,他們往往是善於分段實現目標,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向前邁進。

善於分解目標對白手起家的人有著深刻的意義。遠大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腳踏實地一步步前進,急於求成是行不通的。把目標分解開來,一環套一環地前進,依次做好每一階段的事,才能實現最終的成功。

善於分解目標不僅有利於規避急於求成的心態、消除倦怠心理,也有利於增強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因此,在製訂白手起家的奮鬥目標時,不要光著眼於最終目標,還要考慮到它的長期性、艱巨性,並把它分解為若幹個階段性目標,然後依次完成,直至實現最終目標。

山東長星集團董事長朱玉國正是由於善於分解目標,一步步紮實奮進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剛參加工作時,朱玉國是電動機、變壓器方麵的學徒工,在為造紙廠維修機器的過程中,他通過對整個行業的關注和對整個經濟形勢的判斷,分析出造紙行業在其後會有一個飛速發展階段。在確定了白手起家的目標後,他先從電器維修開始自立門戶,創建了長星集團的前身長山有色金屬鑄造廠。隨後,他了解到真空伏輥在造紙設備中非常關鍵,而當時國內幾乎沒有能夠生產真空伏輥的企業,於是他經過潛心研究,逐步掌握了這項技術。後來我國有名的造紙龍頭企業都先後使用了長星生產的真空伏輥。隨著這項技術的成熟和質量的提升,長星集團生產的真空伏輥已經可以代替國外進口的設備並大量出口國外,山東長星集團也成為真空伏輥的最大生產企業。在造紙機械核心部件的生產占有市場優勢地位以後,朱玉國開始籌劃向下遊產業鏈滲透。那時他發現國內的裝飾紙都依靠進口,於是他將視線投向了裝飾紙,並進一步成立光華板材有限公司。其後,“康目”文化用紙成為朱玉國的又一大手筆。近幾年,新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星集團簽約,新華長星化工設備有限公司成立,雙方合資新建的搪玻璃設備製造項目也完成了破土動工。如此,朱玉國的白手起家之夢就一步步實現了。

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朱玉國將目標逐步分解:從學徒工到生產造紙設備,再到生產裝飾原紙和建築板材,朱玉國成功地一步步實現自己的階段性目標並為他帶來數十億元的身價。

白手起家者要成就大事,必須從“細”做起。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一樣,隻有善於分解目標,並逐一攻破,才能一步步達到成功的巔峰。

大學畢業後吳長江南下打工,他在現實中確定了自己白手起家的目標,繼而開始了一步步艱難的創業。1998年年底,吳長江聯合兩個高中同學成立了惠州雷士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當時,珠江三角洲地區照明企業至少有3000家,沒有人注意到雷士的存在。吳長江卻是信心十足,因為他已經想好了如何走好每一步。雷士一起步就按照國際品牌操作。2000年,雷士剛剛步人市場,就出現了一次質量事故,吳長江便召回全部產品,此舉雖導致直接損失達100多萬元,但卻贏得了市場信譽。當年年底,雷士的銷售額就達到了7000萬元。

企業漸漸走上正軌後,吳長江決定在行業內第一個推行專賣店模式。2000年7月,雷士的第一家專賣店在沈陽開張,一年之後,專賣店發展到20多家。吳長江就這樣一步步地踏實前進著,而他當年的目標也一步步實現了。2006年,雷士銷售做到了近15億元,成了業內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同年,雷士在惠州建立了工業園區,在山東臨沂、重慶萬州斥資數億元,打造華北、西南地區最大的照明基地,並一舉收購了世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此後,北京軟銀賽富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投資講人雷士,不僅解決了資金瓶頸,還帶來了嚴格的管理製度和財務製度。2007年,雷士與上海通用電氣公司消費與工業產品集團(GE)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雷士作為GE公司的中國市場戰略合作夥伴,通過雷士渠道銷售GE光源和鎮流器產品。而雷士也通過GE公司,搭建了通向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