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南距灌陽縣縣城15公裏,北邊最近的紅軍行軍路線隻有5公裏。
這裏是桂軍由南向北的必經之路、咽喉要道。
如果不能在這裏阻擊敵人,紅軍隊伍將會被攔腰斷成兩截,腹背受敵。
一旦敵人突破新圩。
向東北可直驅水車、文市,堵截住湘桂邊界的永安、雷口兩關。
向西北,可直搗全州石塘至湘江西岸各渡河地點,威脅中央縱隊和後續部隊渡湘江。
紅三軍團彭軍團長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堅守三至四天!
楊柳井村的一間農家小屋裏,紅五師師部。
李天佑的腦子裏全是這句話。
“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堅守三至四天!”
他身邊有個比他還年輕的師政委,鍾赤兵。
這兩人是全紅軍最年輕的一對師部軍政組合。
鍾政委說道:“師長,南邊馬渡橋方向發現敵人先鋒部隊。”
“馬渡橋很重要。”李師長隻是說了這麼一句話。
馬渡橋的前後,有一條10公裏的公路。
公路兩側全是丘陵地帶,這裏林立的山峰、茂密的鬆林,是理想阻擊陣地。
李師長隻是一句話,鍾政委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給馬渡橋一線打去電話:“紅十四團,我鍾赤兵,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馬渡橋。”
“是,政委。”黃冕昌回複道。
鍾政委看了一眼李師長,欲言又止。
李師長堅毅的臉上,一雙眼睛如虎眼般凶狠。
“咱們隻有第十四、十五兩個團,外加一個獨立營,想要擋住桂軍7個團,就得拚命!”
鍾政委說道:“昨天盤點完彈藥,咱們的戰士每個人隻有十七發子彈。”
“那就衝上去肉搏,從敵人手裏搶。”
師參謀長胡震說道:“這可不好辦師長,你也是桂軍出身,知道他們打仗有多狠。”
“他們狠,我們就要更狠。”李師長敲了一下桌子。
馬渡橋上,黃冕昌團長指揮一營向前進發。
前麵隻有一小股的偵察連。
那是桂15軍44師130團的偵察連。
130團團長莫德宏的部隊。
紅十四團黃團長立馬下令:“一營長,吃掉他們。”
一營長也不廢話,帶隊衝了上去。
這支偵察連的裝備不一般,這些槍估計黃團長見都沒有見過。
這是Kar98b式卡賓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製式步槍Gew98,有一款改進型號kar98a。
而Kar98b是在kar98a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
全槍長1米25,重4公斤。
34年,有一款世界名槍,則是根據Kar98b改進的。
那便是赫赫有名的Kar98k,98K從35年才開始量產。
從32年開始,桂軍每年都會向德軍購買最新式的步槍,由第15軍參謀長藍香山經手,每年購入一萬支。
當然還有鋼盔五萬頂。
不過藍香山大概被騙了,幾乎所有的Kar.98b卡賓槍都是用舊槍改裝的,或是用德軍以前用剩的零件組裝的。
第130團的偵察連並不想送死,對麵的紅軍人多勢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