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南京城飽受戰火,陷落過好幾次,遠的來說有侯景之亂,最近一次陷落是太平天國運動。

南京城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紫金山焚則金陵滅。

紫金山對南京城來說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駐守在這裏的是教導總隊的三個步兵旅。

教導總隊全是德械師,還有一支炮兵部隊。

這是國軍精銳中的精銳,是國軍裏麵最能打的部隊。

所以,唐生智將他們安排在最重要的南京屏障上,守衛紫金山到城垣東部的防禦陣地。

教導總隊原本有4萬3千餘人,淞滬會戰時,為了支援67師,教導總隊派出7000餘人參戰,付出4000多將士的傷亡,現在已經不足四萬。

教導總隊長桂永清,是何應欽侄女何相銀的丈夫。

能力平平。

何應欽也清楚他的能力,本來何應欽想讓教導總隊入川,擴軍成30個團,作為備用主力。

不過桂永清這個人雖然打鬼子很堅決,誓要與日寇決一死戰。但是他這個人實在沒什麼能力,戰術能力不足,戰略眼光也不行。

在幾天後的戰鬥中,日軍久攻不下紫金山,便再次釋放毒氣和燃燒彈,將紫金山老虎洞陣地燒成一片火海,在大火中守軍傷亡三分之二,被迫退後。

正是因為唐生智、桂永清的指揮無能。沒有讓教導總隊發揮其優異的進攻能力,而是讓教導總隊像其他守城部隊一樣,守著陣地上,導致教導總隊在麵對鬼子陸空的攻擊時,損失巨大。

而滿嘴堅持抗日的桂永清,早早就撤回了南京城,他在南京城待了幾天。

當他接到唐生智撤退的通知時,他甚至都來不及回教導總隊組織撤退。

而是讓副官下傳達撤退的命令,他自己則直奔長江邊,坐著提前準備好的輪渡逃出生天。

教導總隊的參謀長邱清泉,回城尋找部隊時,差點就殉國了。

最後,教導總隊從南京撤離的隻剩數千人,再之後,教導總隊被發散到各支部隊中去了。

不得不說,南京保衛戰裏,這種人才到處都是。

所以,許樂第一天到南京的時候,就違抗軍令,沒有去駐守棲霞山到湯山一帶的防線。

雖然南京保衛戰失利不能全都怪在唐生智身上。

但許樂不得不說一句,他唐生智懂個屁的打仗。

他唐生智連逃跑都沒有通知到36師。

宋希濂的36師,原本負責固守江邊扼守長江的幕府山和烏龍山要塞一線。

後來,由趕來的徐源泉第二軍團接防。

36師隨即退回城內負責挹江門和下關長江碼頭防禦,必要時候隨時增援各城門。

剛開戰的時候,唐生智信誓旦旦要與南京共存亡,後來所以他把船調走了。

他還讓36師把守渡口,專門射殺逃兵。

可他逃跑之前,卻沒撤銷這項命令。

而36師又沒有接收到撤退的命令。

導致36師在挹江門和下關渡口,直接開火。

很多沒有倒在抗日戰場上的國民黨士兵卻倒在了袍澤的槍口下。

許樂想到此處不由輕輕嗬了一聲:“黃埔一期真是多人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