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許樂帶著部隊抵達鹹堡鎮附近。
這一日也是首長的生日。
先遣支隊那邊已經從白馬山開始對鬼子進行掃蕩。
四營也在如火如荼的破壞著公路,隻是這任務非一日之功,時間久了才能效果顯著。
目前看起來,作戰計劃十分順利。
一營長過來說道:“旅長已經到指定位置了,請指示。”
“原地休息。”
“是。”
鎮裏有一支鬼子中隊,一二營急速行軍過來,現在投入戰鬥並不明智。
許樂叫來通訊兵說道:“打開電台,給南京發電,感謝他們的彈藥支持。”
“是,旅長。”
通訊員將電報發出,很快就收到回電:“旅長,南京回複,還有什麼要求盡管提。”
許樂嗬嗬一笑,等著就是這句話。
“請求南京批準浙大所有師生遷往西北,所有交通運輸全由387旅負責,無須教育部撥款。”
“是,旅長。”
目前為止浙大西遷的費用全由學校自負,國軍教育部並未出資。
不過當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費用的問題。
而是那一紙批複。
夏政委做了許久的工作,終於說服竺校長同意去大西北。
隻是竺校長並不像金陵大學校長一般,他沒有擁有自主權,浙大畢竟屬於國軍公辦大學,決定權在教育部手中。
夏政委幾次和教育部溝通並不順暢,為此他向許樂求助。
許樂正好趁此空隙順便把這事辦了,免得讓老夏這段時間以來的心血付之東流。
他也懶得同教育部王世傑等人交鋒了,直接找了南京方麵溝通。
事實上,這麼大的事,他們也不敢隨便答應。萬一事有不妥,就不是停職查辦這麼簡單了。
直到半年前,與紅色相關的流血事件才平息了一些。
許樂並沒有等很久,南京方麵很快發回電報:“同意。”
雖然隻有兩個字。
但是許樂知道這背後經過了多少權衡。
並不是說這個口子一開,以後學校遷往大西北就多了,而是會更少,甚至是一個學校都不準去。
國軍方麵一定會嚴格把控。
不過沒有關係,以這一千四百多師生為基礎,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老師自發的去大西北。
許樂準備過完今年就放出大招:所有去往大西北的學生,全部免除學費,並且在讀期間所有費用由八路軍承擔;所有老師的待遇比先前提高一倍。
如此一來,大西北的教育基礎會越來越紮實。
往後的數年中,他還會向海外留學生發出邀請。
這些高知會選擇回國的。
畢竟這個年代的人與未來不同,大多都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
二營長突然急匆匆跑來說道:“旅長,鬼子有動靜了,他們正在集結,好像準備撤退。”
許樂笑道:“嗬嗬,小鬼子還想跑?跑不掉的,準備戰鬥。”
“是,旅長。”
戰士們都興奮起來。
一營長問:“旅長,可惜鬼子衣服扔了,不然可以再去詐他們一次。”
“哪有那麼容易?小鬼子現在都有暗號。說來也奇怪,我們這一招竟然被鬼子學了去。前幾天小鬼子穿上第87師的軍裝,騙過了教導總隊,導致湯山失守。後來,教導總隊禁止第87師的人進入紫金山,這才保住第二峰和西山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