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竟然要向西路軍繳納過路費。
原本他們在國內為所欲為,數次圍剿打擊紅軍,最後竟然讓西路軍在大西北站穩腳跟。
以後他們每次通過蘇軍運輸武器,就要留下兩成裝備來。
這就是雁過拔毛。
往後三、四年時間裏,蘇軍會從這裏運送坦克近百輛,大炮千門,機槍萬挺,子彈兩億發,炮彈200萬發,這些都得留下兩成。
除了天上飛的飛機以外,其他的都要被拔一點毛下來。
現在的涼州人口迎來巨大的突破,而且隨著鬼子發動全麵侵華戰爭,百姓們抗日的熱情異常高漲。
如果在涼州城裏就地征兵,馬上就能征出兩三萬新兵來。
這還僅僅是涼州一座城而已,還不算西寧、甘州、肅州和寧夏等幾座大城。
他點燃一根香煙,看著手中的戰報,看起來都很眼熟,當初自己也這麼打過仗。
“許樂旅長啊,膽大心細,這幾仗打得好嘛。原來我們以為南京在十二月初就守不住了,沒想到許旅長竟然將戰局拖入到一月中旬。格格黨
老董,你的兵工廠現在進度怎麼樣了?”
他問的是八大粒什麼時候能生產出來。
董總說道:“還要一點時間,我估計再有個三四個月就能量產了。”
“你最近也辛苦了,一定要注意休息啊。”
“不辛苦,設計圖是現成的。而且最近兵工廠來了許多軍工人才,現在就是車間改造、機床調整和製作模型的過程,等把第一把槍製作出來,後麵就會順利很多。”
這些軍工人才大多來自國軍的第四十一兵工廠。
廠長鍾道錩與浙大校長竺可楨相熟,竺可楨去往西北的時候,給鍾道錩寫了封信。
鍾道錩苦於沒有落腳的地方,正好收到來信,於是便帶著他廠裏的人趕赴涼州城。
七七事變之後,華北失守,江陵兵工廠、沈陽兵工廠、石林兵工廠等國民軍最重要軍工企業一起被轉移到了貴州桐梓,這就是第四十一兵工廠。
鍾道錩在桐梓要麵臨的問題就是電力不足的問題。
雖然他有兩台柴油發電機,不過柴油卻需要從重慶運輸,這在高山裏顯然很不方便。
於是,他毅然決然的跑到了涼州城。
連竺可楨都去了,自己為什麼不能去?
涼州城有玉門油田,又有蘇軍的石油供給,根本不用擔心電力不足的問題。
在桐梓,他一個月隻能造出三百杆槍,到了涼州,他一個月能造出成千上萬杆槍。
再笨的人都知道該怎麼選。
“不得不說許旅長把浙大全校遷到涼州城,是一步極好的棋。有他們起帶頭作用,許多人都紛紛投入共建大西北的懷抱中啊。”
董總說道:“這小子就沒有走閑手的習慣,每一個動作都有他的意義。”
D四處看了一下問:“春伢子呢?好久沒有看到他咯。”
“帶著第13師到新疆開墾去了,盛世才在去年底被熊師長的第88師收拾之後,新疆已經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了。許樂那小子說,他送來的種子,非常適合在這裏生長。樹湘現在估計正焦頭爛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