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融融,積攢了一個冬天的冰雪開始化開,吸走了不少熱量,反而有點冷。

趙戴文開完秋林會議後,並沒有返回三原,而是到五龍宮找他的兒子趙宗複。

那小子從燕京大學畢業以後,正值七七事變。於是他義無返顧的投入了戰爭之中,彼時他到山西文化局任了個普通的職員,兩年過去了,現在已經成為新聞處長了。

趙宗複倒是沒有想到老父親會來,他作為趙家的獨子,感覺有些對不起父親,因為他是一名地下黨。這兩年來,他利用職務之便,給八路軍傳遞了不少情報。

“您老身體也不爽利,大老遠的還跑來一趟。現在臨汾又有鬼子進駐,這裏危險得很。”趙宗複趕忙請老父親坐下,自己出生的時候,父親已經年近半百了,現在父親的背更佝僂了。

“宗複啊,閻先生要我出任山西省建設廳廳長,他還以為我是為了過官癮才出山的。隻是他看錯我了,為父當了半輩子的官,這官早就當夠了。”趙戴文大抵是年紀大了,一坐下就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起來,就像以前一樣。

趙宗複從來不是個省心的兒子,離經叛道。

這些趙戴文都看在眼裏,隻是他也沒有辦法,老趙家就這麼一個兒子。

也隻能盡力幫他解決一些麻煩。

“不願做就不必出來了,待在三原不是挺好的嗎?”趙宗複說道。

“我是為了你啊。你那新聞處長也別做了,來建設廳任交通局局長吧?”趙戴文歎了一口氣,自己不在政壇,兒子幹了兩年還是個新聞處長。要是自己還不趁著還能做點事,幫他鋪一下路,等自己百年以後,兒子說不定連溫飽都有問題。

他這一次過來,發現閻錫山變得跟以前很不一樣,不管怎麼說,閻錫山以前還是敢抗爭的,中原大戰、太原會戰,都能站出來。

但是這一次太原被鬼子占領之後,閻錫山的雄心好像一下子就沒有了,他很有可能倒向鬼子。

自己雖然不才,但是閻錫山要是真去投鬼子,自己必然去跳黃河,以老朽之身報國,借此打醒閻錫山。

“父親辛苦了,不過您年事已大,我的事情您就別操心了。”趙宗複仍舊勸道,什麼建設局局長,自己又不是真心實意的給閻老西做事。新聞處長比交通局局長好得多,更能接觸一些秘密情報。

不對,等等。

交通局?

最近好像聽聞組織那邊在為運輸補給線頭疼,或許這事可以辦嘛。

他眼珠子一轉說:“父親,再說山西的大城市都被鬼子占了,這交通局有什麼用處?”

“目前來看,要負責打通陝西和山西之間的通道。”趙戴文

“有什麼用?”趙宗複還是不太明白,兩省之間隔著一條黃河,又歸屬不同的戰區,打通通道不怕日後方便鬼子嗎?

要知道小鬼子占領山西後,就經常通過同蒲鐵路去南麵的蒲州,想渡過黃河進攻潼關。

都不知道有多少炮彈投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