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方丁蒸一聲令下,潛伏在四處的伏兵紛紛冒了出來,樓台上的守城將士見有伏兵突然冒出,個個手忙腳亂。
而方丁蒸就趁著對方亂了陣腳的時候,率兵直擊敵肋。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方丁蒸在正門處安插了五萬大軍,左右兩處各安插了兩萬大軍,但剩下十一萬也並不是全部安插在後門,而是騰出了一萬在森林間遊走,負責清理逃出的敵兵或出來送信的探子。
但是這天並不是傾巢出動,而是隻有正門暴露,其他門全部隱藏,並未讓對方察覺到任何蛛絲馬跡。
想必大家從主軍在後門且隱藏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方丁蒸準備使對方發現自己在被對方攻打後抽取其他城門的兵力前來支援,使敵人背後空虛,這時,方丁蒸隻要派十萬大軍從後門強攻,則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此城!
當然,由於正門攻軍受敵最為繁茂,所以正門也絕不能失勢,否則,待到敵軍正麵壓力受減,必然會支援後門,那時,方丁蒸的軍隊一定會被對方集結起來的軍隊打的灰飛煙滅。這就是他為什麼在正門還安排了五萬大軍的原因。當然,若是對方見到自己四門有三門遇襲,就算是傻子也能想到第四個門必定會有伏兵,要麼就是等著自己調兵遣將將那門的兵力調走,要麼就是等著自己將剩下的殘兵剩將從那個門自己逃出,然後攻方再派大軍埋伏在此。將自己的 剩餘的人一網打盡,省去了攻城的步驟。這就是方丁蒸為什麼不讓三路兵馬全員暴露的原因。
但是,要是對方並不派兵增援,而是依舊我行我素的話,那這場戰爭方丁蒸有百分之八十的幾率會被打敗。畢竟在守軍和攻軍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攻軍勝利的機會幾乎沒有。在攻城戰中,隻有獻出計謀或是攻方兵力為守方兵力的五倍以上才能擁有很大的把握勝利。
果不其然,對麵見到正門遇襲,連忙從各個大門調去人手前去鎮壓,這樣,原來四個門每個門五萬兵力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現在,正門十一萬,其餘三門各三萬。而方丁蒸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要是等到對方將自己正門那可憐的五萬擊潰後,一定會將兵力再次調整回平衡狀態。這樣,自己不僅會失去這完美的機會,還會失去攻打正門的那五萬大軍。這樣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虧本買賣方丁蒸當然不會做。
一瞬間,其餘三路攻軍四起,守軍見自己陷入了包圍圈,不少士兵就連戰鬥的心都沒有了,甚至有不少人都在逃跑了,後門的反應最為激烈,畢竟,後門可是麵對著四門之中攻軍最多的情況,並且人數又不是很多,乍一看,這不就是必死的局麵嗎?
但是,這也並不是無解的,隻要對方單兵素質好,調兵速度快,依然是可以扭轉全局的。因為可以將正門和後門的兵力對調,使雙方的兵力保持基本平等,接下來,打退方丁蒸隻是時間問題。
可惜挨在邊緣的城市的城主又怎會警惕性如此之高呢,就像初生的牛犢般,還未見識過世間的險惡,懵懵懂懂地,天真的以為世間是善良的,是和諧的。再說,此城用盡了天險,除了固守,還會啥?是計謀?是勇猛?不,他們隻會一味地推卸責任與無腦守城。
正是因為如此,方丁蒸才能將他逐個突破,最後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後世的文人墨客將這種打法稱為聲東擊西或佯引其敵,實以破之。這種打法將在後世廣泛地被各代兵家用來結束了眾多戰役。
丁軍猶如餓壞了的巨狼般,急需戰爭的滋潤來結束這食不果腹的“和平時代”。
經過數日的戰爭與掃蕩,整座城市終於被強大的丁軍攻下了。剛剛進城,他便發布了新政策、新方針。
首先,除了之前主城的諸多福利外,方丁蒸還頒布了退役得錢的政策,意思很簡單,隻要服役到退休的年紀,就可以年年領取退休金。若是還有獎牌、功勞之類的、福利更多。但是最低三千銅。
剛頒布新策略,便有了許多的青壯年參軍,他們早就厭透了國王的統治,與其受其壓迫,不如起兵造反。此次共招了十一萬青壯年。抵去死亡的一萬,正好一百一十萬。
但是要說最大的好東西,那就是廢棄城鎮中的傳送門。方丁蒸十分好奇,懷著忐忑的心情孤身一人走了進去。再走進去之前,方丁蒸讓自己的心腹大將各派三十萬大軍攻打他城。留三十萬在主城,二十萬在本城。
進去後,裏麵截然是另一片景象,花紅柳綠,百鳥爭鳴,儼然就是一幅盛春之景,可是外麵不是秋季了嗎?由此,方丁蒸斷定,他來到了另一個星球。
遠處,正有一座高大宏偉的城市屹立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