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砂鍋是最常用的煎藥容器。不鏽鋼鍋、搪瓷鍋、玻璃燒杯也可采用,忌用鐵鍋。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腎
酸苦甘辛鹹
青赤黃白黑
目舌口鼻耳
東南中西北
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
舌紅是熱證,苔白是寒證
陽:浮長滑洪。陰:沉短澀
相生 木→火→土→金→水→木
相克 木→土→水→火→金→木
酸,有收斂、固澀等作用;
苦,有瀉火、燥濕、通泄、下降等作用;
甘,有滋補、和中或緩急的作用;
辛,有發散、行氣等作用;
鹹,有軟堅、散結等作用
廣義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質。
狹義之“精”,即指生殖之精。
怒傷肝 喝酒傷肝
1.表證以頭身疼痛、鼻塞或噴嚏為主症;
2.裏證以內髒證候,如咳嗽、心悸、腹痛等表現為主症;
3.半表半裏症則有胸脅苦滿等特有表現。
第一煎第二煎每服藥在沸後各多久:
一般30到25
解表20到15
補滋60到五十
浸泡30到60
五髒為中心 配以六腑
腎先天之本,脾後天之本
黃帝內經-理論學基礎
傷寒雜病論-治療學基礎
千金方-藥王
六氣 :風寒暑濕燥火
六淫:陰、陽、風、雨、晦、明
肝主藏血 脾主統血 腎主藏精 肺主氣 心主血脈
《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漢代醫學家張仲景
《內經》:又名《尚書•黃帝內經》
《本草綱目》:明代藥理學家張仁義
葛洪(東晉),著有《肘後方》
孫思邈(唐朝)被稱為“藥王”,著有 《千金方》
宋慈(南宋),被譽為“世界法醫學鼻祖”,著有《洗冤錄》
《難經》戰國時期的扁鵲。
《神農本草經》中國古代最早的藥學專著之一
《串雅內外編》清代醫學家趙學敏
中醫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
第19章
《護士條例》開始實施時間:2008 年 5 月 12 日。
申請護士執業注冊的條件:(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2)有學曆證書和 8個月臨床實習;(3)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4)符合健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