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負笈英法(1)(1 / 1)

結婚不久,楊絳隨丈夫錢鍾書遠赴英國。此番出國,錢鍾書係公費,而楊絳則是自費。

出國之前,他們乘火車從無錫出發,經過蘇州,火車停在月台旁邊,楊絳忽然淚如雨下,不能自製——她“感覺到,父母在想我,而我不能跳下火車,跑回家去再見他們一麵”。有個迷信的說法,那是預兆,因為從此楊絳沒能再見到慈祥的母親,也沒能再見到一生坎坷、毀譽參半的三姑母……

楊絳與錢鍾書結伴,是搭乘遠洋輪的二等艙去英國的,他們在海上整整漂流了一月有餘。新婚燕爾,他們似乎有說不完的悄悄話、知心話要向對方傾訴,日子過得不怎麼寂寞。另外在他們的行篋當中,還有幾本碑帖、一巨冊約翰遜博士的字典,可供瀏覽,錢鍾書終身喜歡閱讀字典,也許是從這兒開始的吧。

同船的旅客當中有一個富有曲線的南洋姑娘,船上的外國人對她大有興趣,把她看作“東方美人”。錢鍾書也注意到這位南洋佳麗,他後來在《圍城》中摶捏出“鮑小姐”這個角色。

到了英國,楊絳夫婦下船在倫敦觀光小住。因為牛津大學的秋季始業於十月前後,所以當時還未開學。

在這裏,他們見到了早已留學的錢鍾書的堂弟錢鍾韓、錢鍾緯。錢氏三兄弟和嫂嫂楊絳在異國他鄉重逢,都喜不自製。錢鍾書在詩中曾描述了見麵的情形:

倫敦晤文武二弟

見我自鄉至,

欣如汝返鄉。

看頻疑夢寐,

語雜問家常。

既及尊親輩,

不遺婢仆行。

青春堪結伴,

歸計未須忙。

楊絳夫婦倆在堂弟錢鍾韓的帶領下,參觀了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和幾個有名的畫廊以及蠟人館等處。

他們不等學期開始就到牛津了。錢鍾書已由官方為他安排停當,入埃克塞特學院,攻讀文學學士學位。而楊絳正在接洽入學事宜。她打算進不供住宿的女子學院,但那裏攻讀文學的學額已滿,要入學,隻能修曆史。這顯然不合楊絳的心願。她曾暗想:“假如我上清華外文係本科,假如我選修了戲劇課,說不定我也能寫出一個小劇本來,說不定係主任會把我做培養對象呢。但是我的興趣不在戲劇而在小說。那時候我年紀小,不懂得造化弄人,隻覺得很不服氣。既然我無緣公費出國,我就和鍾書一同出國,借他的光,可省些生活費。”

初來乍到,楊絳的丈夫錢鍾書就遭遇“不幸”。據楊絳憶述:“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個門牙。他是一人出門的,下公共汽車未及站穩,車就開了。他臉朝地摔一大跤。那時我們在老金家做房客。同寓除了我們夫婦,還有住單身房的兩位房客,一姓林,一姓曾,都是到牛津訪問的醫學專家。鍾書摔了跤,自己又走回來,用大手絹捂著嘴。手絹上全是鮮血,抖開手絹,落下半枚斷牙,滿口鮮血。我急得不知怎樣能把斷牙續上。幸同寓都是醫生。他們教我陪鍾書趕快找牙醫,拔去斷牙,然後再鑲假牙。”這難免使她想起錢鍾書曾常自歎“拙手笨腳”。原來她隻知道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隻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把抓。她並不知道其他方麵他是怎樣的“笨”,怎樣的“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