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燉》103
劉英鄉長接到木木拿回營業執照的電話後,立馬結束鄉政府每天早上的學習,約上張山和朱傘來到木木養殖場,坐劉木木的北京吉普車一起去縣城。
牛大偉把合資公司拿到營業執照的消息,電話通知了在特區的馬長順總經理。馬長順總經理說,他目前正在國外出差,不能回去參加開業典禮,安排特區公司的其他人代表參加,就拜托牛大偉和劉木木辛苦操持。
在合資公司的辦公室,劉木木、牛大偉和劉英鄉長、張山副鄉長、朱傘主任開了一個碰頭會。決定正月十五元宵節開業,辦公室設在供銷社機關。具體的生產經營場所在北山鄉木木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於是牛大偉和劉英鄉長一起來縣政府,向主管領導作了彙報說明。
下午,劉英和牛大偉一起坐車回到北山鄉政府,實地查看了合資公司在北山的收購倉庫和挑選包裝車間。回到鄉政府已經天麻麻黑了,朱傘過來喊牛大偉到木木清燉館吃清燉羊肉,劉英說最近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就不去了,問牛大偉吃完飯還過來不?牛大偉說,看時間吧?要過來就給你打電話。
兩人的話還沒有說完,劉英包裏的手機就響了起來。劉英打開電話一看是省城的號碼,就問:“誰呀?”就聽電話那邊一個男人著急的哭泣聲傳了過來。
“說話呀,你是誰?啥事?”劉英聽見哭泣的聲音,著急的問道。
剛要出門的牛大偉、朱傘也停住了腳步,不知道電話那邊出了什麼事情。
電話那邊的人停住了哭泣,說道:“英子,是我。家裏出大事了,你的兩個侄子為了分錢的事打了起來,老二把老大打傷住到醫院了,老二也被老大媳婦告到派出所抓了起來。你看能不能回來一趟,我這些天受涼氣喘咳嗽老毛病又犯了,沒有人能處理他們兩兄弟的事情。”
劉英一聽是哥哥一家出事了,驚的拿著手機不知如何處理,呆呆的站在辦公桌旁邊,眼淚汪汪的看著牛大偉和朱傘。
牛大偉一把奪過劉英手裏的手機說:“老劉你慢慢說,到底發生了啥事?”
老劉一聽是牛大偉的聲音,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便把兩兄弟打架動刀子,大兒子受傷在醫院搶救的事情說了。牛大偉在電話中告訴老劉說:“你不要著急,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我這就和劉英連晚上朝省城趕。”說完話,就拉劉英坐車衝出了鄉政府大院。
老劉的這兩個兒子,都是省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下崗的工人。自從知道老爹把房產要了回來後,就躺在家裏不出去找活幹,一天就靠木木清燉館交來的房租過活日子。先前老劉把自己的一份租金都分給了兩個兒子,也相安無事。今年春節,大兒子把老劉接到自己家過年。初三劉英回省城給哥哥拜年,在大侄子家裏,就勸哥哥說:“上了年齡,不要舍不得花,該吃就吃,該看病就看病。我的那一份租金這幾年也收了不少,你拿著花就是了。”劉英勸哥哥的話,大侄子聽到便告訴了弟弟。這下可好,便來找老劉借錢買嘉陵摩托車。老劉說,房租一分為二都給你們弟兄倆分了,我這裏哪有錢呢?老二不信,就說姑姑的錢不是在你手裏嗎?老劉一聽,氣的直搖頭,不住的咳嗽。就說你姑姑的錢不是我的錢,就推辭罵了一頓,沒有借給。誰想大兒子知道老二借錢惹父親生氣的事,就把老二說了幾句,這下就惹了麻煩,兩個人動手打了起來。老二本來就是一個喝酒抽煙混社會的人,發怒之下失手就給了哥哥一刀。老大媳婦一看老二動了刀子,不救人卻跑到派出所報了案。等民警趕到現場一看,除了一攤血不見人影,問周圍鄰居才知道老二已經把老大送到醫院搶救了。
民警在醫院搶救室門口,找到老二就一把手銬抓進了派出所。等老劉知道兩兄弟的事情後,老大還在醫院搶救呢,就趕緊給劉英打電話回來看怎麼辦。
牛大偉開車到省城已經是後半夜了,雞都叫了頭遍。下車就朝醫院搶救室跑了過來。見老劉和老大媳婦還有老馬,都守在搶救室門口,知道傷的不輕。老劉見劉英回來,就一骨碌爬在地上哭泣著說:“英子,哥哥也不活了,這兩個畜生把咱劉家的臉丟盡了”。
牛大偉抱起老劉讓坐在長條椅子上。問了問老馬搶救的情況,老馬說:“人已經搶救過來,還在重症監護室裏觀察,現在就是昏迷不醒”。
牛大偉一看留這麼多人也沒有作用,就給老馬說:“一晚上沒吃一口飯,你回去趕緊做點吃的帶過來。餓的實在是不行了。”
老馬走後,牛大偉一邊安慰老劉,一邊給劉英鼓氣。天亮,老劉的大兒子才從重病監護室推了出來,醫生說已經渡過了生命危險,不過傷的比較嚴重,需要住院治療。
到了病房,牛大偉見老劉已經精疲力盡,不停的咳嗽。就勸劉英陪哥哥回家,他等老馬來醫院後,一起過去找他們。
老馬提著兩個飯盒一路急急忙忙的來到醫院,見到牛大偉就問劉英怎麼不在。牛大偉狼吞虎咽的吃了飯後,就把老大媳婦叫過來交待了幾句,便和老馬來到老劉住的地方,見到劉英說:“人已經搶救過來了,轉入普通病房治療。至於老二他犯下的罪孽,他自己承擔後果,你我都救不了他。老馬帶過來的飯,你和老劉都吃一口。你在這裏等著,我先去一趟木木清燉館。”
牛大偉把劉木木計劃正月十五開業的事告訴了老馬,問他和王玉春有沒有時間回去一趟。並且說你們春節都沒有回去看孫子,最好借開業之際回去看一看。再說了,合資公司是你弟弟一手促成的大事,馬長順在國外不能參加開業,你回去代你弟弟參加也是應盡的禮節。
老馬沒有再說什麼,就說和劉木木商量一下,畢竟清燉館是木木在省城最大的產業,容不得有半點差池。他又對牛大偉說:“這次合資公司開業注冊資本是木木借的高利貸,就一個月的使用期限,眼看馬上就要到期了,我得想辦法給木木湊一些資金,先把這些高利貸還了。”
牛大偉聽了老馬的話,才知道目前劉木木手裏的資金周轉出現了不足。木木為什麼不給他說你?二十萬的資金缺口就不能從北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內部解決嗎?木木是從哪裏借的高利貸?牛大偉在心裏盤算著,回到北山要找劉木木談一談,公司和館子經營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怎麼就連二十萬的資金都要借高利貸呢?
劉英把哥哥安排了一下,給隨牛大偉回來的老馬叮囑了幾句說:“你離的近,有事沒事你常過來看一看”。老馬點點頭說:“你放心,這裏有我呢”。
牛大偉和劉英回到北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劉木木問北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經營遇到的資金周轉問題。牛大偉把劉英送到鄉政府,就直接來到木木清燉館,要了八寶蓋碗茶一邊喝,一邊等劉木木。他來之前就給木木電話,約在這裏見麵,具體什麼事他沒有說。主要考慮目前劉木木經營的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上下遊產業拖的太長,是不是顧不過來資金鏈出了問題。還是劉木木把經營不善的情況隱瞞了他和馬長順。牛大偉拿不準到底是什麼原因,就沒有提前給劉木木說。
坐了沒有喝完一杯茶的工夫,劉木木裹著厚厚的羽絨服,就進了木木清燉館大堂。
“在家門口,碰著張山副鄉長,說了幾句話,耽誤了一會,讓你久等了”。木木一進門就客氣的對牛大偉說。這種客氣讓牛大偉有點意外。
牛大偉喝了一口茶,開門見山的問劉木木:“你現在的北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一個月的銷售收入是多少?一個月的成本支出是多少?你去年說盈餘不少,怎麼在春節前沒有把供銷社的承包利潤交了?”這些問話都是在省城回北山的路上,牛大偉萌生的疑問。劉木木承包經營這麼多年,他很少過問這些事情,原因就是對王玉春、老馬和朱傘的信任。結果到了劉木木這裏,把這種信任關係變成了利益關係,牛大偉一年從劉木木這裏除了承包費,還單另拿了不少好處,他心裏是有數的。不過合資公司這麼大的事情,又把木木放到了總經理的位置上,難道手裏就連二十萬的自由資金都沒有。這些年公司、館子是怎麼經營的。現在再把合資公司放到劉木木的手上,能讓我和馬長順放心嗎?這可是一個注冊資本三百萬的合資公司。
劉木木沒有直接回答牛大偉的問話,他發現牛大偉這些問話非常奇怪。這麼多年隻要把錢裝到牛大偉的口袋裏,他從來就不會問這些經營方麵的問題。今天突然涉及到這個問題,是不是聽到什麼消息呢?
說實在的,劉木木經營北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這些年,他手裏基本上就沒有落下多少錢。周轉資金全是靠信用社的貸款,貸了還,還了再貸。賬麵上信用社貸款餘額就又二三百多萬。每月的收入除了支付員工工資、支付拖欠的飼料款、電費和稅款等其它費用外,再剔除掉貸款利息、承包租金,就沒有多少可用的周轉資金了。這種局麵劉木木硬著頭皮頂了好幾年,他隻是瞞著所有人而已罷了。就連雯兒、朱傘、老馬和他媽王玉春也蒙在鼓裏,並不知道內部經營狀況。。
劉木木目前的救命稻草,就是借合資公司開業,動用三百萬注冊資金,來挽救自己的北山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這個圖謀也隻有他自己在這樣盤算。不過牛大偉從老馬嘴裏知道劉木木借高利貸充當注冊資金,就在心裏打了問號。
牛大偉見劉木木不說話,隻是坐下不停的喝茶,又催問了一遍說:“你怎麼不回答我的問題呢?”
劉木木脫掉厚厚的羽絨服,對著牛大偉慢條斯理的說:“你今天怎麼了,從來就不問這些經營上的事,突然問,我也不好回答,一些數據要到財務上,統計了才能說清楚。要說目前的狀態,就是發展很好,不存在問題。至於沒有在春節前繳承包費,原因是把錢都花在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的打理上了。等合資公司開業了,就把承包費給供銷社轉過去,你看可不可以?”
牛大偉盯著蓋碗茶杯,用蓋子劃拉著蓋碗裏的茶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合資公司的開業也就幾天了,你準備的怎麼樣了?我的意思是,不要大操大辦,厲行節約,比較適合特區人的務實作風。如果時間急,沒有準備好,我和馬長順總經理商量一下,也可以往後推幾天。你看怎麼樣?”
劉木木聽牛大偉的話,感覺他對開業不是太急迫。似乎有一種往後推的打算。如果是這樣,對於劉木木來講,原來計劃動用合資公司注冊資金的目的就要落空,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問題,薑丹公司二十萬的高利貸借款;還有剛剛承諾的供銷社承包費都將成為泡影。眼看著第一季度的貸款利息和一部分貸款歸還,都指望著三百萬注冊資本呢。
牛大偉站了起來,他明顯覺得自己有些疲勞。畢竟一天一夜沒有好好休息,也沒有好好吃飯。他急需要到劉英的辦公室好好靜一靜,想一想。認真仔細的考慮這些年和劉木木的關係。於是,他端起蓋碗茶一口氣喝盡茶水,啥話也沒說,就出了木木清燉館的大堂。木木見牛大偉起身離開,就急急忙忙的說道:“牛主任,吃了飯再走吧?”可是牛大偉沒有回頭,也沒有回應劉木木的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