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車的學問——找準自己的位置(1)(1 / 2)

小爽

車內的位置到底有沒有高下之分呢?當然是有的。看似複雜多變的商務禮儀所遵循的基本規則不外乎三條:方便為上,安全為上,尊重為上。

第1封回信坐車的學問--找準自己的位置

小爽:

兩封郵件均收到,這麼大的姑娘了,刁鑽刻薄的毛病一點沒變,僅僅是因為忙而對你的郵件晚回複了幾天,就興師問罪來了,連你二嬸看後都笑了半天,問我你這厲害勁到底得了誰的遺傳。

首先祝賀你找到了一份自己還算滿意的工作,但我覺得更值得祝賀的倒是你工作了這件事的本身,因為這標誌著你已長大成人開始自立,標誌著你的人生開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坐車的學問找準自己的位置

第1封回信你說從小就愛聽我講道理,又說以後工作了,需要聽的道理應該更多了,並單方麵決定每周一次與我通過郵件探討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我本想拒絕,可你二嬸卻逼我答應下來,她說小爽又不是外人,自己的親侄女提這麼點要求還不能滿足嗎(丫頭,何時將你二嬸買通了),又吹捧說我這些年積累下來的經驗見解對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肯定會大有幫助的,又利誘說與你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素材和梳理思想的過程,何樂而不為呢!

麵對如此的內外夾擊和威逼利誘,看來想不答應也不行了。仔細想想又實在害怕你這丫頭的那張利嘴,還是提前聲明如下:本人同意今後以電子郵件方式與小爽同誌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粗淺的探討,對每周一次的要求不作承諾,但會在收到你的郵件後盡快回複。此外,為了免除不必要的麻煩,援引一句中國股評界的提示語作為對自身權益的保護:今後討論中涉及的所有內容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憑此入市(世),風險自負。

說笑完了,下麵言歸正傳。你在郵件中說從小學、中學再到大學,這些年來的生活重心就是學習,現在走上社會了,才突然發現自己原來對人情世故所知甚少:與領導、同事以及客戶交往起來常常心裏發虛,總是擔心自己說話辦事有什麼不妥;與人出行、用餐時又常常擔心自己會露怯。但你又不知道到底該向我問些什麼。

你現在的這種心態我很理解,我當初剛參加工作時的心情跟你差不多。學生時代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若說交往,也主要是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人際關係要單純得多。而參加工作後就大不一樣了,領導、同事、客戶,角色眾多,而每個人的年齡、性格、閱曆、文化水平、行事風格等又差別極大,人與人之間關係微妙,環境複雜多變,因此你心懷惴惴也就不足為奇了。說到底,是你對新的環境還不太適應,加之缺乏必要的社交知識和做事經驗所致。適應環境需要時間,不必多說。增加必要的社交知識和做事經驗,倒是當務之急。

好在介紹這方麵知識的書籍和文章很多,隨便到書店裏或上網找上一些讀一讀就行了,但出於對小爽同誌負責的精神,我決定還是擬製一份推薦清單給你。誰知細察之下才發現,在這多如牛毛的介紹商務禮儀、行事規則方麵的文字中,要想找到一些真正適合你的還真是困難。要麼洋洋灑灑包羅萬象,缺乏角色的針對性;要麼該詳的不詳,該略的不略,沒用的廢話說了一堆,到了關鍵的細微之處卻又語焉不詳。萬般無奈之下我隻好親自操刀上陣,這也是我給你回信晚了幾天的重要原因。在今後一段時間,我將會盡我所知向你介紹一些日常工作中非常實用的經驗和技巧。你不是說愛聽我講道理嗎?但你畢竟已經是大人了,用不著再天天聽我講這些大道理了,所以我想今後在與你的通信中還是盡可能地少講甚至不講各種所謂的道理,隻講具體的做法和技巧,突出實用性、操作性,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把那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的芝麻綠豆般的小事掰開來再揉碎了展示給你看,力爭讓你能夠從這些細節之中領悟一些做人和做事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