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林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效仿柳城之前執行的政策,三年內免除昌黎郡內所有的田賦。
當然免除的前提條件是在今年春耕之後,所有的田地必須種上糧食。
如果沒有種上糧食的土地全部會當做無主的土地收為官府所有。
雖然整個昌黎郡的賦稅加在一起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是有了昌黎郡大量無主的土地,再加上紅薯和玉米這兩種高產的作物,賦稅和它們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
薑林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如何保證不讓這兩作物的種子流傳出去。
紅薯都是製成紅薯粉,玉米也是都碾碎成玉米糝子,為的就是保密。
薑林這個公告一出,整個昌黎郡瞬間就沸騰起來了,特別是那些手中還有些田地的百姓。
之前他們不種植,一方麵是因為鮮卑人時常南下騷擾,種了也不一定有收成,第二個原因就是沉重的賦稅。
百姓們認為薑林任職昌黎郡太守之後,肯定是可以守護昌黎郡的平安的,現在又免了賦稅,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種地呢?
要說不開心的,或者會因此對薑林產生怨恨的也有,那就好諸縣裏麵的各大世家。
大漢持續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四百年的時間了,那些世家幾百年的發展和土地兼並,可以說昌黎郡有一半的土地都在他們手裏。
當然這些土地他們是不可能自己下地耕種的,往年他們都是把土地租借給佃戶,他們收取高昂的租金。
但是這些年因為鮮卑人的騷擾,百姓們是死的死,逃的逃,租種他們土地的佃戶也沒剩多少了。
特別是薑林去了柳城之後,弄了一個什麼去柳城就給地的政策,所剩無幾的佃戶又跑了大半!
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在春耕結束之前把自家的土地都給種上。
他們自然也是不願意把手中的土地就這樣白白的交給薑林,這不是割他們的肉嗎?
所以在薑林公布了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昌黎郡就出現了一個兩極分化的場麵。
一方麵是百姓們載歌載舞,對薑林感恩戴德,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另一方麵就是諸縣的各大世家對薑林咬牙切齒,恨不得對薑林扒皮抽筋,他們也開始互相串聯,想要阻止薑林這樣倒行逆施。
薑林自然也是大致能猜到這種情況的,但是他並沒有放在心上。
所有的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都是不堪一擊!
第一個公告發出去沒多久,薑林又頒發了第二個命令,那就是全郡大募兵。
雖然每個縣城都有自己的城衛兵,但是這些城衛兵的戰鬥力和意誌力真的是不敢恭維,所以薑林決定重新開始募兵。
薑林大幅度提高了士兵們的糧餉,標準就是一個普通兵丁的糧餉夠一家五口人生活為標準。
當然這個普通兵丁指的是城衛軍,城衛軍擇優加入麒麟衛,麒麟衛中挑選弓馬嫻熟的加入虎豹騎,糧餉自然也會更高。
除了不菲的糧餉,再加上薑林在柳城搞出的那個英雄紀念碑,還有戰死後豐富的撫恤,一時間無數年輕人人紛紛湧入昌黎縣要求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