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現在已經知道了現在遼東六郡都在薑林的掌控中,也是知道昌黎郡的政策的。
他了解了昌黎郡的政策之後,心中就不止一次的暗歎薑林的膽子真夠大的。
先說普及教育,上一個想這麼做的還是靈帝,但是最後在世家的反撲之下,靈帝還是失敗了。
惱怒之下他隻能發起黨錮之爭來發泄自己的不滿,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無奈之下也開始了得過且過,躺平的生活。
所以,這個普及教育就讓薑林站在了天下所有世家的對立麵。
也幸好薑林所在的遼東諸郡,這百年來不斷的受到北方草原的侵襲,世家在那邊的力量極為薄弱,薑林所遭受的抵抗也小很多。
要是薑林敢在中原腹地搞這些東西,他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不過這普及教育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幾年,十幾年後,薑林手下雖然不一定能出什麼大才,但是做一些普通的吏員是不缺了。
這也能打斷一部分世家的壟斷。
除了普及教育,遼東那邊第二個大的政策就是收回無人耕種的土地。
上一個這麼做的就是新朝的王莽,但是結果呢?
黃巾起義之前,大漢就有無數的弊端,其中土地兼並就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當百姓沒有活路的時候,一旦有人可以煽動,自然就會揭竿而起,黃巾起義就是這個原因才會百萬雲集。
世上聰明人無數,包括大漢曆代天子中也不乏精明能幹之人,難道他們就想不到這一層嗎?
當然不是,隻是他們不能想,甚至是不敢想。
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王莽的新朝是怎麼亡的?
難道劉秀真的是氣運之子?
未必,隻是劉秀他有天下幾乎所有的世家或明或暗的在幫他,所以他才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遼東那邊的問題,賈詡還真的是有考慮過,但是他擔心說完,自己會成為天下世家的公敵,那時候他可就真的完了。
但是他看到旁邊典韋那凶神惡煞一般的表情,還有薑林那玩味的笑意,他知道自己是躲不過去的。
賈詡就納悶了,他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韜光養晦,從來沒有顯露過鋒芒,薑林是怎麼知道的?
“文和,你沒有想出來嗎?要不我讓惡來幫幫你?”
“呃,不用,小人鬥膽問一下主公,你可知王莽?”
“新朝的王莽?”
“不錯,但是主公你可知為何王莽會失敗?”
賈詡問完,並沒有等薑林回答,而是繼續說道:
“我認為王莽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有兩條,其一就是王莽是世家出身,但是最後他卻要割世家之肉來反補天下百姓,然後遭到世家的集體反對。
其二就是王莽沒有完全忠於自己的人才,他掌權後,無論是提拔的文官,還是掌握軍隊的武將,幾乎都是世家之人,雖然他在民間名聲極好,但是最後還是失敗了。”
“那文和你的意思是?”
“我的建議是主公先拿下幽州之後,不要著急擴大地盤,盡量培養自己的人手,少用世家之人,這樣主公才能牢牢的掌握民政和軍事,隻有擁有穩固的地盤之後,再考慮涿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