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轉過頭,在唐安臉上瞧一眼,微微一笑問道:“小夥子莫不是看出這個木雕有什麼不同之處?”
唐安摸了摸下巴沉吟片刻,心裏有著巨大的疑惑,最後還是搖搖頭。
“小夥子,看出什麼來,不煩說一下。”
唐安在墨子軒身上掃一眼,見他在老者見麵表情嚴肅,態度恭敬,不用問都猜得出這個應該是他的師父。唐安的確是對這個黑色的木雕有看法,可惜單是用肉眼看,他一點門道都看不出來。
“老人家,不瞞你說,就這樣看我不是很敢確定。如果您允許的話,可不可以讓我摸一下。”
唐安是不報任何希望的,因為他已經發現,在架子上陳列的所有物體唯獨這個木雕是另外有加護層的,說明這東西比其它那些古玩還要重要。
老者思索半晌,接著開口說:“子軒,你將那塊木雕拿下來讓這位小夥子近距離看看。”
墨子軒有點不解,從上次唐安拿一個鼻煙壺過來讓他鑒定,他猜測唐安家境應該不錯,隻是在鑒賞能力上應該要差一點。這個木雕是師父前幾天帶回來的,還吩咐他特意找一個框架保護起來。師父老人家如此叮囑,墨子軒心裏很清楚這是一件比較貴重的木雕,不過他研究幾天,沒有看出究竟所以來,怎麼看都是一個普通的木雕。
想問師父,又不敢開口。
墨子軒將木雕小心的拿下去,唐安準備直接就用手去摸。看到墨子軒拿出一副白手套遞過來,他不情願的拿起來戴上。沒敢用很大力,隻是在上麵小心觸碰幾下,又翻過來看了幾眼,唐安就將木雕放回去。
脫下手套,唐安看著老者似問非問:“老人家,如果我沒猜錯,這應該是用烏木雕刻成的吧。”
老者臉上閃過一絲驚訝的神情,很快就恢複過來,點點頭:“沒想到小夥子眼力不錯,看來你對烏木有點研究。”唐安聽出老者話裏有話,這潛台詞是說他隻是恰好對烏木有所了解,並不是真的看出來的。也難怪,烏木這種東西也是可遇不可求。
烏木其實叫陰沉木,由於其一般渾身烏黑,所以四川那邊一般就形象稱為“烏木”,後來就流傳開了變成了對“陰沉木”的俗稱。
根據資料得知,烏木的產生是兩千年至四萬年前,古四川地域天體發生自然變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窪處。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過程而形成,故又稱“碳化木”。這種東西碳化很嚴重,像木頭燒成炭就知道,一丟在地上就斷裂,這種是一碰即碎。
唐安會對烏木有了解,隻要是前不久國內有村民突然挖出一長達24米、直徑1.5米、重80噸的疑似烏木。當時唐安剛與死黨強子打完拳,在歇息時就說了這話題。回去後他有上網查過資料,才有所了解。
此刻唐安敢確認這是烏木,隻要是靠異能傳遞回來的信息。在剛才他觸碰到那件木雕時,手裏傳來的冰涼度比玉扳指的還要強烈。再聯想到木雕表麵黑得像塊炭的外形,唐安才敢確認是烏木。
唐安知道烏木的質地比較均勻,很難使用巧雕、俏色等具有高難度、精創意的雕刻技法。雕刻的成品往往以奔放豪邁的風格見長,需要藝術家具有相當高的藝術修養。而眼前擺放這個鷹雕,看著栩栩如生,特別是那雙眼睛,呈現出與活生生的大鷹一樣的止光,仿佛看久一點,會突然撲過來啄眼睛。
不管這個烏木雕價值多少,單是能雕出這樣木雕的操刀者,刀法功法恐怕在世上也是數一數二了。
老者的話讓唐安有點不爽,但他也僅僅是能夠看出這是由烏木雕刻成的,其它的根本看不出來。
在仔細端詳一會,唐安重新戴上手套又在木雕上麵摸了一下。隨著冰涼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唐安覺得越來越怪。在鷹的眼睛盯著一會,唐安突然驚訝的脫口而出:“這隻鷹不是雕出來的,是一隻活生生的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