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細胞大概是免疫係統極為古早的發明,甚至有可能是最早的專門防禦細胞,因為幾乎所有的多細胞動物都有巨噬細胞式的細胞。某種意義上,巨噬細胞有點像單細胞生物。它們的工作主要是巡邏邊境和清運垃圾,但也參與協調細胞合作、引發炎症從而準備好戰場、在身體受傷後促進傷口愈合,等等。要是你有紋身,可能很多染料都是被巨噬細胞吞了下去,才留在了你身上的。
巨噬細胞可以存活達數月。我們的皮下有幾十億巨噬細胞,負責在髒器表麵比如肺以及腸道周圍的組織中巡邏。身體裏麵還有幾十億巨噬細胞。肝髒和脾髒中的巨噬細胞可以捕獲衰老的紅細胞,將它們整個吃下,回收其中珍貴的鐵。在腦內,巨噬細胞占到細胞總量的15%,在這裏,它們非常平和,不會誤傷那些不可再生的神經細胞——對理解電影或是呼吸這些頭等大事來說,神經細胞都必不可少。巨噬細胞的生活很平淡。它們在負責的區域內遊走,四處吞食,也清理垃圾和死細胞。不過一旦被惹怒,它們就會變成令人膽寒的戰士。一個被激活的憤怒的巨噬細胞,可以吃掉多達100個細菌,直至力竭而亡——長久以來人們以為巨噬細胞就是這樣,像個壞脾氣的保安,但後來人們發現其實它扮演了多種不同角色,也和許多其他種類的細胞有著互動,一起發揮一係列作用。
所以,巨噬細胞更像先天性免疫部隊中的地方長官:在戰鬥中,它們指揮其他細胞該做什麼,也告訴它們要繼續還是停止作戰。最後,當感染得到控製後,巨噬細胞能下令減慢甚至終止相應部位的免疫應答,避免對身體造成進一步損害。持續的免疫反應對你可不好,因為免疫細胞一般都會讓身體處於壓力之下,並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資源。所以,戰鬥平息後,有些巨噬細胞會把戰場變成工地,還會確確實實地吃掉剩下的戰士。隨後,它們會釋放化學物質,促進平民細胞的再生和血管等受損組織的重建,這樣傷口就能更快愈合。再說一遍,免疫係統討厭浪費任何資源。中性粒細胞就要簡單一些了。它就是為了戰鬥和為集體獻身而生的。它就好像是免疫係統的斯巴達戰士,隨時準備著發起瘋狂的自殺式襲擊。如果還是用動物打比方的話,它就像是嗑了興奮藥的黑猩猩,脾氣暴躁,手裏還拿著機槍。它是免疫係統的泛用型武器,是專為快速解決絕大多數常見敵人、特別是細菌而打造的。它是血液中數量最多同時無疑也是最厲害的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的確很危險,因此都帶有自毀裝置。它們壽命很短,不發揮作用的情況下隻能活幾天,隨後就會啟動程序性死亡。而在戰鬥中,它們隻能活幾小時。它們給身體的基礎設施造成大災難的風險實在太高了。每天都有1000億中性粒細胞自行死去,同時也有約1000億中性粒細胞新生,準備在必要時為你而戰。盡管可能危及身體,但它們對你的日常生存來說依然必不可少,沒有它們,你的防禦力量將大大削弱。在交戰中,除了生吞敵人外,它們還有兩大武器:向敵人釋放酸,以及犧牲自己以製造死亡陷阱。中性粒細胞體內有大量“顆粒”,這些顆粒基本就是裝滿致命彈藥的小包裹。你可以把它們想象成小刀小剪,能把敵人割劃傷殘。要是中性粒細胞碰到一群細菌,它就會發射大量的顆粒,把細菌的外表麵割碎。這種方法的問題是它的針對性不強,可能誤傷無辜,比如會誤傷正常細胞。這也是身體有點怕它的原因之一。它們殺敵的效率很高,可一旦反應過激,就可能害多利少。不過中性粒細胞在戰鬥中最令人不解的行為是不惜犧牲自己,用體內的DNA形成致命的網。簡而言之,中性粒細胞在製造
“中性粒細胞胞外陷阱”(NET)時就和上麵的守衛一樣。它一旦覺得有必要采取極端措施,就會開始瘋狂的自殺。首先是細胞核溶解,釋放出DNA。這些DNA充滿細胞後,大量的蛋白質和酶——相當於故事中尖利的骨頭碎片——會黏附其上。隨後中性粒細胞會吐出所有這些DNA,在細胞周圍形成巨大的網。這種網不但能困住並傷害敵人,還構建出了一道物理屏障,阻止細菌、病毒逃逸及進一步深入體內。在這之後,英勇的中性粒細胞會一命嗚呼——不死才怪呢。有時候,這些猛士雖然已嘔盡DNA,卻仍在堅持戰鬥,朝敵人投擲酸性顆粒或是直接吞食敵人,發揮中性粒細胞的作用,直至力竭而亡。損失了所有遺傳物質的細胞還是不是活細胞,這是個問題。不管怎樣,它也就堅持到這兒了——沒有DNA細胞就無法維持內在機製的運轉。不管這個細胞是什麼——是活物,還是無腦地服從最後一條指令的僵屍——它仍然在做它該做的事:為你而戰,為你而死,讓你活下去。不管中性粒細胞使用了哪套武器,它都是你最勇猛的戰士之一,無論敵人還是你自身,都很有理由怕它。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還和免疫係統的其他成員一起承擔著另一項重要工作,
因為它對人體的防禦至關重要。它們負責引發炎症,這個過程對人體的防禦和健康意義重大,值得我們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