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齊在盛秋語的教育下,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就是懂事這兩個字。
不管是在她不舍爸爸離開的時候,還是在寒冬裏,淩晨五點就要起床溫習功課的時候,或者她也想和同學們出去郊遊的時候,盛秋語都會用溫柔卻不容置疑的語氣勸她:
小齊,你要懂事。
後來她終於考上了爸爸媽媽想讓她考上的學校,但最後爸爸離開了,媽媽也整天以淚洗麵。
聽到盛秋語抱著自己時,一遍遍地說著:“小齊,媽媽隻有你了……”
那個時候的周思齊默默將同學的宴會邀請咽回肚子裏,回抱住盛秋語,十分懂事的開口:“媽媽,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學習,讓您幸福的!”
於是,周思齊拒絕了所有的課外娛樂,一心專注於學習,甚至有一段時間,她對自己的要求是,每次考試必須考第一!
於是,她的不合群導致了她和所有人開始漸行漸遠。
於是,她在高二被所有人孤立之後,選擇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
於是,她在麵對盛秋語問在學校裏過得好不好的時候,她選擇了報喜不報憂。
於是,她被人推下去了……
後來,她躺在病床上的時候,自己一遍遍的反思,自己到底哪裏做錯了,為什麼要遭到這種事。直到有一天,她聽見盛秋語和醫生交談,說自己多麼多麼懂事,多讓她省心。
那一刻,周思齊在心裏突然想起了一句話。
你可以不用這麼懂事。
是啊,為什麼一定要為了不讓別人麻煩,而委屈自己,讓自己時時刻刻活在被懂事二字困住的圈子裏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如果自己不那麼懂事,爸爸會不會多留下來陪陪自己?自己會不會也會和其他同學一樣,收獲歡樂真誠的友誼?
如果自己把在學校受到的孤立和委屈告訴媽媽,自己會不會永遠不會受到這些傷害?
那一天,是周思齊受傷之後,第一次哭。
她躺在床上,從默默流淚,到最後的嗚咽痛哭,似是要將多年來的委屈一起哭出來一樣。
後來,她出院了,麵對盛秋語和她訴說自己的孤單和委屈,周思齊第一次非常的不懂事。
”我要轉學,我要離開北城!“
也是第一次,麵對盛秋語的哭泣,她選擇了冷漠無視。
她還記得,自己在房間裏收拾東西的時候,聽見盛秋語悲傷的哭聲,她還以為自己一定會非常難受,但周思齊知道,那次,她沒有。
甚至內心有一絲絲的輕鬆和解脫。
懂事,能獲得別人的誇讚,媽媽的笑容;不懂事,卻能讓自己得到解脫和真正的自己。
在懂事和不懂事之間,那次,周思齊選擇了不懂事。
……
看著魏盛受傷的臉上輕輕揚起的微笑,周思齊很想告訴他,可以不用這麼懂事的,可魏盛寫下來的一句話,瞬間讓她語結。
他說:“我家條件有限,做不到和他們糾纏下去的,弄不好,還會無家可歸。”魏盛停了一下,看向周思齊的時候,苦笑一下。“沒事,大不了以後我躲著他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