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誌東,可能是互聯網世界唯一可以銘記的東莞人。他所創造的新浪傳奇,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
如果不是王誌東,東莞恐怕還無法在互聯網世界留下足印。這位自小喜歡趴在教室窗外“偷師”、玩無線電的虎門人,二十多歲時研發出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紅遍全國的中文平台,31歲時創立新浪網,引領新浪半年內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品牌,並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王誌東的傳奇總是止於變故。2001年他被迫離開新浪,再次走上創業之路。已過不惑之年的他,今天正帶領著點擊科技攀登新的高峰,實現新的人生夢想。
酷愛高科技的窮孩子
1967年,王誌東出生在東莞虎門鎮的一個教師家庭。在王誌東的記憶中,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識分子,不僅沒有像多數虎門人一樣去商海中鑽營,而且堅持讓家裏4個小孩都讀書。王誌東的童年在半饑半飽的狀態下度過,清苦的家況成為他學習和創業的初始動力。
當時年僅12歲的王誌東直接從小學四年級考入初中。為這次成功跳級,父親獎勵王誌東一把電烙鐵。在父親的有意培養下,王誌東初中時就對無線電充滿了興趣。
1984年,王誌東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係。在這裏,王誌東第一次接觸了電腦。他發現,搞無線電太花錢,而隻要數理基礎好,有什麼創意都可以在電腦上實現。於是他加入了計算機小組,把玩無線電的那股熱情轉移到了電腦上。
破碎的矽穀夢
王誌東讀大學的4年,正是中關村興起的時候。
大學三年級時,很多同學都在尋找畢業後的出路,出國、找工作、準備讀研,可是王誌東覺得在北大已無所事事,他想到第一線去找點事幹,既能接觸社會,學到先進的科技,也能勤工儉學。在王誌東的履曆中,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北京北郊乳製品廠的技術員,但實際上他沒有上過一天班。
後來他來到中關村,先是給一個皮包公司做過推銷員,不久他就進入中關村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攢機器、倒機器,忙裏偷閑地玩一些西文軟件的漢化、二次開發、係統集成等技術活。後來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被北大方正招入做客座研究員。王誌東的這些經曆說明他並沒有一個嚴格的人生規劃,可他就從這裏開始邁上了成功之路。正是在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這段經曆鍛煉了王誌東的能力,不但讓他的專業知識有了用武之地,得到了鞏固,而且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
1989年7月,北大方正王選讓王誌東接手一個新項目。“你能不能把微軟的Windows漢化了?”從沒接觸過Windows的王誌東,就這樣懵懵懂懂地走進了Windows漢化領域。1991年6月,王誌東獨立完成了當時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s3.0中文環境——BDWin3.0,成為北大方正1991年的七大成果之一。但近一年的時間過去,方正並沒有開始大規模推廣,王誌東覺得自己“非主流”,傷心地遞交了辭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