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韻雪:要不是看你朋友圈,我都不知道你回老家了,氣死,你躲著我做什麼?
顧文青:???誰躲著你了?
陳韻雪:對對對,是我躲著你,肯德基?
看著消息顧文青嘴角一笑,回想到了國慶節的夏天。
人與人之間的分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從天南地北,再次聚到最初的地界。
一群高中喜歡裝逼、耍帥的文藝青年,經過大學的洗禮都變得更成熟了,唯一的相同點還是那麼喜歡裝嘩。
心靈上幼稚點的,還在原地踏步。
成熟點的,經過男女之間的洗禮,青春痘都消散了。
牛逼點的,居然還把大學女朋友,帶回了老家。
“步行街的火鍋店怎麼樣?”
“附議,天氣冷涮涮羊肉。”
“帶家屬過來不介意吧?”
“我尼瑪,丁亮你小子竟然比我還快,必須帶過來讓大家把把關。”
“當然可以,我男朋友也來。”
“眼睛尿了,女神竟然有男朋友了?”
“.............”
老同學群裏熱熱鬧鬧,換句話說比平時說話的人更多了,因為總有幾個活寶,天天沒事無事水群。
就在這時有女同學,岔開了話題。
“顧文青來不來啊?好久不見甚是想念他。”
“嘖嘖,你的算盤我在家都聽到了。”
“雖然算盤珠蹦我臉上了,但我也挺想他。”
“大佬啊,天天上自媒體的新聞,老同學我還想合張影呢。”
“+1。”
這次聚會是幾個活寶發起的,聊天記錄猝不及防的跑偏了。
如今高中母校的標杆性人物,非顧文青莫屬。
大家心思活絡,都挺希望顧文青能來。
用一句話概括,他來了大家都覺得很有麵子。
很現實,但這就是事實。
短短的時間,顧文青在華國年輕人麵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顏高且成功。
最重要的是他不似其他中年企業家一般成熟,有著年輕人特有的輕狂與隨性。
大學時,偶爾聽到有學生議論顧文青時。
大家不免都有些驕傲,啥?顧文青?那不是我高中同學嗎?我們還一起洗過腳,聊他我可以和你聊一天。
顧文青啊,高中很低調的,本人非常的好相處。
有1說1,老同學們都與榮有焉,大學同學提到顧文青,老同學也覺得倍兒有麵子。
這大概大家最想聚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