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吧,人要存活,離不開衣食住行。”
“咱們屯一點長期的東西,這樣也不怕浪費。”
“就從衣服來講屯點布料,針頭線腦,棉花,總會用得上。
“買個縫紉機,方便你做活。”
“糧食,咱們可以存麥子。”
“一般麥子存三年,是沒有問題的。”
“住房方麵,咱們可以存一些木料和磚瓦。”
“咱們隻要夠維修改善咱們這兩間房子的就行。”
“咱們現在手裏還有幾個錢,可以買一輛自行車。”
“一個是方便娘上下班,再一個等我長大了,還可以接過來,娶媳婦嘛。”
“需要屯這麼多東西嗎?”
葉母有點咋舌,這不是囤物資吧。
這搞得小葉子要娶親一樣,又是買大件,又是修房子買布料的。
“可是要是都買了這些東西,你爹的撫恤金可都要花了。”
“大頭是縫紉機和自行車,這兩個可是大件,不是白扔。”
“咱們平時用的到不說,將來娶媳婦這也是門麵不是。”
“而且我最近想著捕魚,也是出於這個想法。”
“咱們可以逮魚換錢,然後置辦這些東西。”
“你這個小鬼,三句話不離娶媳婦。”
“這還沒娶媳婦呢,就開始忘娘了?”
葉母又賞了葉子一個腦瓜崩。
葉母的腦瓜崩,就像輕撫了下葉子的額頭。
這不是懲罰,反而更多的是寵溺。
葉母掰了下手指,計算一下。
“縫紉機和自行車可以放家裏,但是要是騰出一間房子,專門來放糧食嗎?”
“這有點浪費了吧,而且隨時都有鄰居來串門,真要糧食緊張,這也不安全啊。”
“木料和磚瓦也很占地方,放那也是爛,沒必要屯吧。”
“娘,我算過了,咱們家兩間房子,現在就咱倆人,是很寬敞。”
“但是現在廚房就占了半間,我睡半間,你這還有一間。”
“將來娶妻生子,這幾間房,怕是不夠用。”
“院裏可不止咱一家,是這種情況。劉家三個孩子,閆家也有三兄弟。”
“他們比咱們還要命,不過就是孩子還小不那麼急迫罷了。咱們現在就可以,先做好準備。”
“聽說老城門樓子要拆了,咱們去搬點回來磚回來,壘在和老劉家之間的空地上。地先占好了,別的咱再說。”
這一手防的是老劉家,搞永久性地震棚。
甭管咋樣,我先把地占了,省的將來讓老劉家,把房子建在自己家門口。
“那地方現在還有老劉家的,一些破椅子爛桌子。咱家的一些東西也在那呢,老劉家,怕是不好說話吧。”
“不要緊,咱們可以搞個項目,讓軍管會,給咱批地嘛。”
“項目?”
“對,一個有益支援生產,安撫工人,利產利民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