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灶台是咱家和劉家合夥買的,是要花錢的,不算白得。”
“你傻啊,這灶台安了是合夥做食堂的。要是哪天食堂不做了,他還能來扣咱家灶台啊。”
“既然是兩家公用的灶台,那柴錢是不是得兩家一塊出?”
“但是灶台安在咱們家,咱們就有額外的好處。”
“啥好處?”
“咱們自己家的飯,隨便放進去就能溫熱。”
“冬天燒這麼一個灶,多添兩把火,屋裏少燒一點煤球。”
“家裏洗澡,洗衣服不用單獨的燒熱水。”
“這些都是好處啊,要不然我怎麼會同意,把咱家自己的灶台拆了,重新安一個灶。”
“這就叫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
閻埠貴得意洋洋,說起這事就沒有剛才那副吃虧折本的樣子了。
聾老太太在家也沒有睡著。
她開始患得患失。
本來以為易中海拜了幹親,她就會有了保障。
可是沒想到,易中海是個表麵人物。
雖說一日三餐不耽誤,但是他也就是保證不把你餓死。
想要吃點好的,那還不可能了。
這還是他自己沒有更多的負擔的情況下,就這麼對待她老太太。
要是真讓易中海有個一男半女的,他不得隻顧及自己的小家,徹底把她掃地出門啊。
葉子的話讓她也意識到,手裏沒錢,肯定沒有那麼多孝子賢孫。
她把自己的房子賣了,也隻是能解一時之困,並不能徹底解決她沒有收入,坐吃山空的問題。
其實她還有一些珠寶首飾可以變賣,但是這個隻能悄悄的發賣,不能拿到麵上來講。
她同意賣房子也是拿葉子當擋箭牌,萬一真有人發現她花錢多了,她也有個說法。
賣房錢,總比說是她賣珠寶好吧。
想要還吃的飯菜,靠易中海是完全不行了。
易中海就是被架在那,不得不照顧她的。
他現在恨不得把自己這個包袱給甩了。
現在他顧及的不過是他易中海自己的名聲,和需要自己幫他在院裏說話。
這點情分和顧及也就照顧自己一個溫飽。
葉家是一個不缺吃食的主。
葉子下河能摸魚,上山抓兔子。
他家不缺肉吃,但是他家老太太占不到便宜。
葉子很精明,賈張氏硬要去占便宜,被搞了個灰頭土臉還得挨家挨戶的賠錢。
她去占便宜,結果把自己家的房子都賣給他了。
臨走想順他一鍋雞湯,都被他賣給了自己。
那意思再明顯不過,吃喝人家不缺,也可以給,隻要你給錢交換就行。
自己手裏的錢還得養老,花一分少一分,能不花就不花。
除了葉家,能經常改善夥食的就剩傻柱家裏了。
他是個廚子,一是做飯好吃,二是別人請他做飯,有給錢的,有給菜的,還有給原材料的。
所以傻柱不缺吃喝,還經常吃好喝好。
傻柱,傻柱。
看起來就沒有葉子精明。
等老太太想想辦法,一個小孩還不被她拿捏的死死的。
聾老太太算計著自己美好的未來,頓覺生活有了盼頭。
一個院子,老中少的三代人,都在為生活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