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子成熟,村裏人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她們家的要晚幾天,也要做好準備。
葉白露拿出家裏的三把鐮刀,在磨刀石上,笨拙地磨著。
葉夏至找出之前用的麻袋,檢查下有沒有破的,破的縫補好,別到時候稻子漏了一地。
除此之外,讓她們最為難的,還是如何將打穀箱搬到田裏。
打穀箱是一個四方形無蓋的木箱子,一個就有半丈寬,很重,她和葉白露兩個人抬著都費勁。
葉秋分和葉小滿,一個吃力地提著籃子,籃子裏麵放著一個盛粥的小釜和一雙碗筷,一個扛著比自己還高的扁擔,鐮刀麻袋沒手拿,就放進打穀箱裏由她們兩個大的抬。
姐妹四人慢慢地往自家田裏挪。
才沒走多遠,三叔公家的兩個堂叔見到她們這樣,趕緊過來幫忙抬打穀箱。
“你們抬不動,早該喊我們來幫忙的。”大堂叔叫葉鐵柱,一個黝黑勤勞的莊稼人。
“多謝兩位堂叔。”葉夏至甩甩手,道了謝,便接過葉小滿手裏的麻袋。
他們家從太爺爺到爺爺再到她們的爹,都是家裏的獨苗苗,所以沒有很親的人家,三叔公還是她太爺爺堂兄弟的兒子。
“我們家還有五畝地要割,到時候我們割完,去幫你們搭把手。”葉鐵柱的弟弟葉鐵栓道。
“好,多謝堂叔。”葉夏至甜笑著道謝。
葉鐵柱笑道:“不用跟我們客氣,都是葉家人,要互幫互助,況且你爹在世的時候就幫我們不少,要不是你爹,你狗蛋哥那條腿就廢了。”
狗蛋哥是也鐵柱的大兒子,小時候頑皮,爬樹摘黃皮,摔下來,斷了腿。
三叔公家孩子多,又沒有多少家底,治腿花了不少錢,最後沒錢了,準備放棄的時候,葉大山主動提出來借三兩銀子給他們家,才保下了狗蛋的腿。
在鄉下,沒了腿,這孩子很難活下去。
後來三叔公家花了好些年,才把錢還上。
葉夏至記憶裏,確實有這麼一件事,因為葉大山借這三兩銀子的時候沒跟妻子商量,兩人還大吵了一架。
幾人很快就到田裏,葉鐵柱跟葉鐵栓放下打穀箱,就往自己地走。
姐妹們拿起鐮刀,就開始幹活。
葉白露年紀最大,之前也來割過幾次水稻,是最熟練的。
葉夏至前世的時候就沒幹過什麼農活,全憑原主的記憶,也很快適應。
葉秋分還是第一次割稻子,以前她隻要跟在大人身後,撿她們掉地上的就行,所以她最慢。
由於隻有三把鐮刀,葉小滿隻能在後麵撿漏,或者是一小把一小把地將稻杆抱到打穀箱旁邊。
今日氣溫不高,山風陣陣,即使這樣,葉夏至還是很快就滿頭大汗,腰彎得也難受。
幹農活可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