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是在農書上看到的。”一旁嚴謹些的老兄糾正道。

“一樣的。”那人倒是不拘小節。

外村人沒有跟葉夏至接觸過,一時不知道他們所說的是何人,便問:“你們說的夏至丫頭是何人?”

“就是葉大山的四女。”村人回答道。

“葉大山啊,他四女年紀應該不大吧,就懂這些?”外村人疑惑。

“這丫頭厲害著呢,她識字,看得懂農書,還會熬紅糖,就是她教我們村熬紅糖的。”柴頭村人道。

“哦,我聽說過,是那個劁豬娘子吧,起初聽聞這個諢名,還以為是個悍婦。”

“哎呀,別聽人胡說,是個小姑娘。”

外村人微窘,趕緊換個話題:“這肥可真好,可否告知我如何燒的。”

“自然可以,就是……”柴頭村的人也熱情,沒有涉及自己的利益,這種利農的事,也半點不掩藏,仔仔細細地跟外村的人說了如何燒土肥。

這些外村人習得燒紙土肥的法子之後,就匆匆回去了。

起初這法子隻在周圍這村子傳播,某日,楊桃村的一個村民剛喜得一堆土肥,就有遠處村子起親戚上門。

“喲,這可是好肥啊,如何得來的?”親戚抓起一把肥,黝黑細軟的土肥越看越愛,半點不嫌棄它髒。

“這是燒出來的,你想不到吧,僅用一些稻草泥土,還有幾桶尿,就能有這麼大一堆肥。”

“這是何人教你的,你也快教教我。”

“隔壁柴頭村的劁豬娘子,說來也簡單,就用稻草樹葉……”

“這可是個好辦法,不知道可以節約多少糞尿呢,不過你說的劁豬娘子又是誰?”

“劁豬娘子就是……”

這些日子,葉夏至在附近的村子極出名,隻是她的諢名比本名還要出名,這位楊桃村的村民說起她時,自然少不得說劁豬一事,畢竟之前還沒有人做過還這麼令人震撼的事。

而葉夏至最近也很少出門,除了劉老四,幫工們幹完今日的活,明日便不用來了。

甘蔗昨日就熬完了,她也沒有再去買甘蔗,便讓幫工們去幫她砍竹子搭瓜棚。

南瓜種子在兩天前已經長根了,令她比較滿意的事,有九成的發芽率,她把長根的南瓜子點到菜園子的地裏,等它們長到三四寸,就可以移植到地裏去種。

兩棵南瓜的植株間距起碼要二尺,行距要五尺,她數了下發芽的南瓜子,這些南瓜能種半畝地,於是她便讓幫工們給搭半畝地的瓜棚就行。

人多力量大,半畝地的瓜棚半天就搭完了,葉夏至想著也沒什麼事,便讓幫工們都回家。

幫工們一聽,趕緊喜笑顏開地離開了,他們每日看著村裏其他人榨甘蔗汁熬紅糖,看得心癢癢的,如今別人的都快熬完了,他們還沒開始,心急地不行。

劉老四見其他人都走了,也想混在人群中,一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