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白露的效率就是高,下午她們就吃上了南瓜餅。
一種是煎的,一種是蒸的。
葉白露:“我也不知道怎麼做,就用蒸熟的南瓜跟糯米粉和成團,再裹些紅糖在裏麵。”
葉夏至拿起一塊煎的吃起來,外麵焦脆焦脆的,很香,裏麵糯嘰嘰,甜絲絲,還有淡淡的南瓜香味,誇讚道:“很好吃!”
葉白露笑了:“好吃就行,我拿出去給她們吃點。”
她們指的是來請來幫忙剝花生的婦人們。
去年收了八百斤花生,除了做成吃食的,還剩五百多斤,之前剝了些來種,如今有地,決定將剩下花生都種上。
於是雇了幾個人來幫剝。
婦人們吃過南瓜餅,紛紛向葉穀雨請教該怎麼吃,等以後她們家種的南瓜出來,也做給家人們嚐嚐。
南瓜餅跟糯米糍一樣,都不是什麼技術活,很多心靈手巧的婦人吃過一次,就知道怎麼做,隻不過是好吃跟沒那麼好吃的區別。
因為她們家有花生,葉白露廚藝又好,做的糯米糍至今還是村裏最好吃的。
葉白露也不藏私,跟大家分享南瓜餅的做法。
到了正月底,村裏的商販們又多起來,而紅糖事業也告一段落,村民們都開始忙碌春耕的事。
五百多斤的花生,種了二十多畝地,又種了四畝南瓜,剩下的地都種上黃豆。
這些地被葉夏至按區域劃分,然後雇了好些長工幫忙打理,她們平時隻需巡邏一下就好。
學堂已經建好,就差一些桌椅還沒打造好,村裏要送孩子去讀書的,也紛紛給趙良送上束脩。
原本葉夏至想跟讓葉白露也去認些字,可是葉白露卻死活不願意:“我都這般大了,還跟孩童們坐一起讀書,多不好的?”
葉夏至笑道:“這有什麼?姐夫比你還大呢。”
沒錯,在她的鼓勵下,楊禮也交上一份束脩,準備每日上午去讀書認字,下午在作坊裏幹活。
楊禮作為作坊的管事,要接觸來自各地的商販,還是認些字好。
葉白露還是不情願:“那不一樣,況且我還要經營食肆呢,這才是我想做的。”
葉夏至聞言,也不再勉強她,人各有誌,隻要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便好。
不過小的那兩個還是要管的,尤其是葉秋分,她對於去讀書也有些抵觸,“讀書哪有做生意收錢好玩?”
葉夏至捉住她的痛點,循循善誘:“你不讀書,隻能在食肆裏收錢,你若讀書認字,以後做大生意,你說不定就能去蒼梧郡城、南海郡甚至是長安城收錢呢?”
“長安城?”葉秋分聽到這個名字,頓時亮起了星星眼。
她跟趙全的年紀差不多,有時候會玩到一塊去,閑聊時就聽到趙全說起長安城。
趙全描述的長安城,是她沒有見過的繁華,寬大的青石街道,整齊的商鋪,聽說天黑之後,長安城還是亮著的,燈火通明,歌舞升平,之後便心心念念著,想長大以後,定要去瞧上一瞧。
葉夏至肯定道:“沒錯,你以後認字之後,把我們家的生意發揚光大,不就有機會去長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