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犁的尺寸都不一致,上麵的犁鏟犁壁用鐵的重量也就不一樣。

所以一個舊犁能抵多少錢,隻能將鐵拆下來稱量,再參考現今的鐵價來抵換成錢,當然,舊鐵的價格要比新鐵低一些。

兩人扛來的犁有些陳舊,木頭已經有點發黑,不過上麵的犁鏟和犁壁都保養得很好,看上去依然錚亮,可見主人家有多愛護它。

兩人有些失望,不過想起在親戚家見到的曲轅犁,確實比他們現在這個犁要好用不少,本就決心要換個曲轅犁,商量了幾句,便道:“那行,那你們幫拆下來看看吧。”

趙孟聞言,立即去叫來一個木匠幫把犁鏟和犁壁拆下來,然後稱重量,“總共兩斤二兩,舊鐵按每斤九十文算,就是一百九十八文,湊個整數,算二百文吧,你們再付兩百八十文,就能訂一個曲轅犁。”

其中年長點的那人略帶歉意道:“我們先前聽聞一個舊犁能折三百文,所以帶的錢不夠,能等下次來再補上嗎?”

趙孟笑道:“自然可以,你們五天後來取犁的時候再給錢也行。”

說完他又拿出一個本子,問道:“你叫什麼,哪個村,我給你記著。”

“趙大虎,火燒寨村的。”

為了節省紙張,趙孟上麵的信息都寫得很簡潔,基本都是用偏旁代替,除了他,估計沒人看得懂,“好了,你們先回去吧,五天後再來。”

大齊律法規定,夏稅完納的時間不得超過七月,也就是說在六月底之前要收完,葉夏至估摸這幾日應該就收到她們安和鎮。

於是她便將自己關起來,重新畫一次打穀機和曲轅犁的圖紙,等到時候去交稅時,托來收稅的官吏將圖紙帶給唐縣令,她實在是懶得走一趟縣城。

想要將這兩種農具推廣到全國,要是單靠趙氏作坊,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實現,而且其他地方的百姓也不可能為了買個犁就長途跋涉到她們村來,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讓官府來做這件事。

一回生二回熟,隻花不到半天時間,她就將這兩個圖紙畫完,然後寫上一封詳細介紹打穀機和曲轅犁的信,等墨水幹了之後,才將圖紙和信紙都塞進信封裏麵,信封頓時被塞得鼓鼓囊囊的。

完事之後,她收起信封,就出門前往食肆。

這會兒正是最熱的下午,食肆灶房裏剛冰鎮好一大盆黑涼粉。

葉秋分和葉穀雨舀出一半留自己人吃或者是賣給商販們,剩餘的都準備端到作坊那邊,給在外麵曬太陽建作坊的工人吃。

見葉夏至來了,葉穀雨便道:“你來的正好,喝碗黑涼粉解解暑,我們先去給工人們送去。”

葉穀雨端著那盆黑涼粉,葉白露提著一個裝著十幾個碗的籃子就要出門。

葉夏至這會兒不渴,不著急喝,見葉穀雨一人端著那盆黑涼粉有些吃力,便道:“我幫你抬過去吧。”

這裏到作坊那邊有一段距離呢。

葉穀雨聞言,放下盆,道:“也好。”

於是兩人便抬著盆,跟在葉白露身後,走向作坊那邊。

作坊的地基已經打好,工人們這會兒正在壘土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