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車之人聞言,才又繼續抽緊韁繩,指使馬兒往村裏走起來。
這一行人來自江南道巴陵郡彭氏,年長點的叫彭奕,在家裏排行老三,下人們稱之為三爺,年紀小點這個叫彭宣,家裏排行十二。
他們家祖上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由於無意間做出了紅糖,才就此發家,後來彭氏還出過幾個朝廷命官,如今還有一個叔父和一個同輩的堂兄弟在朝為官。
時至今日,雖然家族裏涉及了很多產業,但紅糖依然是最為重要的產業。
然而去年和今年都有一支嶺南的商隊帶著紅糖到京城售賣,因為價格低,品質又好,對他們家的紅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尤其是今年,有些熟客寧願多等一兩個月,也不買他們的。
好在那支嶺南商隊僅帶了幾千斤紅糖到京城,雖然有影響,但還不至於很致命,故而家中長輩便讓他們兄弟倆前往嶺南看個究竟。
必要時可以用些非常規的手段。
之前家族裏在京城的人已經設法向那支嶺南商隊的一些夥計套過話,他們嶺南的紅糖出自蒼梧郡的某個小村子。
於是他們幾人直奔蒼梧郡,又在蒼梧郡停留好些時日,才打聽到這個村子叫柴頭村。
柴頭村不僅整個村子的人都會做紅糖,村子裏麵還有一個製作佐料的作坊,一個做打穀機和曲轅犁的作坊。
彭奕不會耕種,打穀機和曲轅犁絲毫不上心,讓他感興趣的是那些佐料,要是他們得到方子,再稍加壟斷,那定然能為家族增添一條新的生錢路子。
當然,他們主要目的是解決紅糖的問題,謀劃佐料方子隻是順帶的。
馬車緩緩駛入村子。
入眼的基本都是土坯農舍,與他們一路上見到的村莊並無多大的差別。
實在是要找些差別的話,就是很多農舍院子裏會停放著一些板推車,還有一兩家院子裏停放著馬車,一些看穿著並不像是莊稼漢的人聚在樹下談天論地。
村裏人對於見到馬車已經見怪不怪,隻瞥了一眼,就立即收回視線做自己的事。
坐在車頭的仆從有些不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便回頭問車裏的人:“三爺,接下來該如何?”
彭奕思忖片刻,道:“問一下作坊作坊在何處。”
他在蒼梧郡時就聽說,在佐料作坊訂貨,要等上幾天,他決定假意去訂些貨,先找個理由在村子裏住下來再說。
隨從彭福聞言,就朝旁邊一個院子裏剁雞食的婦人道:“喂,大嬸,賣佐料的那個作坊在何處啊?”
來村裏的商販很多,但基本都是客客氣氣的,春嬸還是第一次見到下人都這麼無禮的,她白了一眼,隨後指了個方向:“朝這條路直走,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院子,一看就知道。”
這些人一聽就是去買佐料的,不滿雖不滿,她還是決定不耽擱夏至的生意。
“切,村野婦人。”馬車裏,彭宣也不滿春嬸這不把他們放在眼裏的態度。
彭奕聞言,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葉夏至這會兒並沒有在作坊,接待彭奕等人的是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