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下時間,他們應該也差不多回到南海郡,看來作坊看就要運營起來了。
這事有檀殊操心就行,她寫一封回信,讓送信之人休息兩天,再幫送到南海郡去。
二月份的江風還有些許寒意,摘桑葉的老農卻絲毫不覺得冷,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這人正是葉夏至那日遇到的那個老農,叫陳老旺。
那日聽從葉夏至的建議,他次日就叫兒子去買了一些石灰石回來,磨成粉灑在蠶上麵。
當時葉夏至是讓他們先撒一簸箕看看成效,但他覺得葉夏至能造出打穀機和曲轅犁,甚至劁豬漚肥也是她想出來的,那她說石灰粉能讓蠶少生病肯定也是真的,他幹脆就全都撒上一層石灰粉。
幾日過去,生病的蠶比以往少了不少。
以往都是一死死半簸箕甚至更多,如今每天隻死十來條,讓他不高興都難,這季的蠶繭肯定能結很多,想著想著,他便忍不住笑出聲來。
“老旺,今日的桑葉可是甜的?”一個背著一竹筐桑葉的鄉親路過,見他對著桑葉傻笑,便調侃道。
陳老旺心情好,笑嘻嘻道:“可不是,你要來嚐一口麼?”
“不了不了,我還是回去吃我家婆娘熬的野菜粥吧。”那鄉親說完,就背著桑葉回去了。
陳老旺笑著搖搖頭,等結繭後,他家的蠶繭定能讓所有人都驚訝,屆時再將夏至姑娘教他的法子告訴大家。
他之前發現蠶死得少的時候就想跟大家分享這個法子,隻是被自己婆娘阻止了,說蠶雖然死得少,但不知道會不會影響結繭,為了穩妥點,還是等結繭之後,再告知大家。
陳老旺一聽,也覺得有道理,雖說她是相信夏至姑娘的,但不知道別人如何想,別到時候出了什麼問題,都去怪夏至姑娘就不好了。
葉夏至在等做絨花工具和蠶結繭的這段時間,用心研究絨花的製作過程,自我認為理論知識已經相當紮實,隻等工具和蠶繭這股東風。
溫暖的春日太陽灑在農家小院裏麵,讓人暖和得想要睡覺。
陳老旺家的蠶架子上掛滿的百花花的蠶繭,這次蠶結的繭比之前要多,以往這能結二十斤蠶繭他們都能高興得不行,如今這架勢,估計能結四十斤,甚至更多。
看著這些喜人的蠶繭,他就笑得見牙不見眼。
陳老旺的婆娘沒眼瞧他這模樣,用手捏了捏蠶繭,還有一點軟,裏麵的蠶還沒變成蛹,估摸明天才能摘。
於是提醒道:“夏至姑娘不是說讓蠶結繭之後去通知她的嗎,這些繭明日就要摘了,你這會兒還愣在這裏幹嘛?”
“對哦。”陳老旺一拍自己腦門,懊惱道:“光顧著高興了,我這會兒就去一趟柴頭村。”
葉夏至跟兩個妹妹正在水塘邊摘了好些嫩艾草,準備用來做艾糍。
正回到村裏,就看見一個眼熟的林村長跟一個看起來眼熟的老頭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