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夏至還是拒絕:“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縣城再好,都不如在自己村裏穩妥,合作這事我們都不談了吧。”
都是一些待嫁的小姑娘,有幾個才十一二歲,哪能讓她們到縣城做事,就算她答應,姑娘們的大人也不會答應。
白夫人:“真的沒有商量的餘地?”
葉夏至淺笑道:“合作就不談了,想必夫人也看出絨花的價值,你不如直接從我這裏進貨。”
白夫人微微皺眉,進貨的話要八文錢一朵,哪有讓自己的人做劃算,不過這葉姑娘別看斯斯文文秀秀氣氣地一個人,態度卻很強硬,在溫和的笑容裏堅持自己的想法。
看來這次合作是談不成了。
以她這麼多年經營首飾鋪的經驗來看,絨花日後定會風靡起來,倒不如接受她的建議,先取得第一手貨源。
想通了之後,便道:“你的提議不錯,不過要是我直接在你這進貨,價格能不能稍微降一點。”
就知道會有這個環節,這幾日葉夏至已經討價還價過不少次,那套說辭她早就倒背如流。
於是又從絨花的原料成本,時間成本等等跟白夫人訴苦一番,麵不改色地說要是再降價,她就不掙多少錢了。
白夫人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巧舌如簧溫溫和和地擺出自己的看法。
最終葉夏至還是退了一步,答應以七文錢一朵的價格賣給她,前提條件是每個月至少要在她這裏拿兩千朵,還要簽個字契。
白夫人自然答應,她們家在各個縣城郡城都有分樓,兩千朵怕是不夠賣。
兩人簽完字契之後,杜氏終於插話了,“葉姑娘,那下次我要是在你這裏拿貨,能不能也七文錢一朵?”
她現在在自己做的桃木簪子上嵌了朵絨花,好多姑娘一看就喜歡,這幾天桃木簪子賣得比先前好不知多少,她還想在銀簪子上也嵌上幾朵賣。
葉夏至:“……可以。”
竟被這老板娘撿了個漏。
談完事,杜氏和白夫人就離開了。
葉夏至將字契收好,又拿出紙筆畫圖樣。
除了梅花,牡丹蘭花月季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尤其是牡丹,後來自從某個名人說了句“唯有牡丹真國色”,牡丹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花。
不僅是文人墨客或是朱門世家都愛種牡丹,就連平民百姓也會在自家院子種了一兩棵,可見牡丹受歡迎的程度。
這些花的品種多,顏色多,她便各挑了兩個品種的來畫,不然也太為難染坊的老人家。
還有葉子的顏色也各有不同,有青綠色、墨綠色等等。
牡丹月季跟蘭花看著都比梅花要複雜不少,到時候蠶絲染了色之後,她得自己先研究一朵出來,才好教村裏的姑娘們。
想她之前對此道一點都不懂,如今卻硬生生地要把自己逼成一個簪娘。
要是村裏的姑娘們日後越過越好,那也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