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些拎不清的親戚,總會覺得你借了他家的稻種,就是欠他們一個天大的人情,到時候發生點什麼矛盾,這事肯定就要被拿出來說一下,屆時就算問題不在於自己,自己也理虧。

這樣還不如跟夏至姑娘借,至少他們不會起什麼衝突,而且夏至姑娘本就對他們有天大的恩情,不在乎多欠一點。

葉夏至見眾人這麼通情達理,就安下心來,繼續跟他們說正事。

這個村子有三十幾戶人家,其中有九戶要借稻種,其餘的都已經去沒受災的親戚家借過了,或者是手裏還有一點點銀錢,準備自己去買。

葉夏至想著龍昌縣其他受災的莊稼人估計也在為這件事情發愁,她自己又不能每個村都跑一遍,於是就拜托會騎馬的衙役,讓他們幫代勞一下。

衙役們得過唐縣令的吩咐,讓他們凡事都聽葉夏至的安排,於是立即答應下來。

最後經過統計,她總共要借出去將近五千斤稻子。

她也不知道她那些水田的佃租有沒有這麼多。

於是就回了一次柴頭村,詢問這段時日幫她管理事情的葉穀雨。

葉穀雨:“有啊,一共收了六千多斤佃租呢,最近糧食價格高,有些佃戶想用銅錢來交佃租,幸好我沒同意。”

葉夏至誇道:“還是大姐你機智。”

葉穀雨瞪了她一眼,道:“你也真是的,都不掂量下自己有多少稻子,一下子就借出去五千斤,剩餘的都不夠我們吃,到時候我們還得花錢買高價糧。”

借出去五千斤稻子之後,就剩一千多斤,還要去外皮。

不僅她們自己吃,食肆的客人也要吃,還有作坊那幾十號人,這點米都不知道能吃多久。

葉夏至之前沒想這麼多,如今葉穀雨一說,才想到這茬,趕緊攬著她的肩哄道:

“怪我怪我,你也不用這麼擔心,現在糧食價格是高,過段時間定會降下來的,況且等收割晚稻的時候,他們要還我們兩倍稻子,五千斤換一萬斤,我們一點都不虧。”

葉穀雨:“虧不虧你都已經借出去了。”

葉夏至摸摸鼻子,不敢再多說什麼。

這段時間正好是播種時節,葉夏至怕莊稼人們等著她的稻子,於是隻在家裏住了兩天,就再次前往縣城。

老鄉們領到稻種之後,對著葉夏至又是一頓千恩萬謝。

……

唐縣令那邊也終於忙得差不多了。

商販們或許是得到他即將要調走的消息,生怕新調來的縣令到時候不認,導致修建功德碑之事落空,於是時不時就在葉夏至麵前晃一晃,再說幾句好話,企圖讓葉夏至幫忙提醒下唐縣令。

這事本來就是她提出的,見唐縣令不再忙得焦頭爛額,就跟他了提一提。

唐縣令見災民安頓得差不多,就聽從葉夏至的,開始計劃修建功德碑之事。

富商們得到消息,終於放心下來,紛紛前來表態,說他們可以自己做石碑,不勞唐縣令費心,讓縣衙少點開支。

唐縣令接觸過的富商不多,但也不少,知道他們一貫的做派,聽到他們的提議,想都沒想立即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