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鍾後,馬車停了下來。
之所以能這麼快的趕到,是因為這座怪山就在離府城最近的一個縣城裏。
關鍵是它離縣城也不遠,就在縣城出去十裏地的地方。
也是因此,讓縣城裏的百姓也跟著惶恐不安。
李延清走下馬車,在知府的指引下,走上一旁的小路,準備沿著蜿蜒的小路去到那座怪山前。
還未靠近,李延清就隱隱聞到了空氣中那獨屬於煤炭燃燒的味道。
在知府的帶領下,一行人在距離怪山四五百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李延清看著整座山上,那妖嬈起舞的藍色火焰,那越發刺鼻的味道,便知曉,沒錯了。
這就是一座裸露在外的煤山!
他的視線從燃燒著的山上移開,落到周邊。
驚奇的發現,這座煤山算是一個獨門獨戶,它的左右雖說有其他的山,可離它卻有著幾十米的間距。
如果任由這山繼續燒下去的話,這火確實會沿著地麵燒到其他山上去。
就是不知這山的後麵是個什麼情況?如果有一座比他它小,比它矮的山連著,他這站在前麵也看不見。
想到這,李延清把視線落在知府的身上,詢問道:“你可知這山的後邊是個什麼情況?”
“回大人的話,這山的後麵是一小串的山丘。咱們勳陽府一向都是平原草地的占地麵積廣,大山還真是少數。就這怪山,在咱們勳陽府已經算是大的了。”
“如你所說,後麵的那一串山丘上可有植被,植被可還茂密?”
“回大人的話,有一些,卻不多。下官讓人繞到後麵去看過,後邊山丘上生長的都是一些比較低矮的灌木,連一棵高大的樹木都不曾有。”
李延清聞言,心下一動。
那些小山丘底下…莫不全是……
“這火應該沒有蔓延到那些小山丘上吧?”
“沒有,這山的後麵也許是表層的泥土比較厚,山的後邊也沒有燃起來。但這山的後麵植被卻也是沒有的。”
“那就好,當務之急是先把火給滅了。就這樣燒下去,也不是辦法。
傳本官命令,召集周召村莊的青壯年來滅火。來滅火的百姓,每人每日一百文工錢,中午包一頓飯。
再請幾個婦人,專門給滅火的工人做飯。此事辛苦且有危險,在夥食上豐富些,每頓須得有肉,標準就按三菜一湯來做吧。
兩個肉菜,一個素菜和一個清神明目的藥湯。 本官這裏有做藥湯的方子,本官會讓人去教做菜的婦人。
本官把需要的藥材寫給你,你來負責食材和藥材的籌備,以及每日工錢的發放。
回去之後,立馬下發告示,通知百姓,一定要在公告上注明,工錢一日一結,絕不會拖欠。
另外,找幾個大夫駐紮在這裏,務必保證工人們的人身安全。”
“下官,這就去。大人可要與下官一同回縣城?”
“不用了,本官等會兒讓人紮個帳篷,本官就住在這兒了。”
“那下官去給大人安排一番。”
說完,知府行了個禮後,便準備退下了。剛走出去兩步,好似又想起了什麼,躊躇了一下,還是快步走到李延清麵前。
用極其猶豫的口吻問道:“大人,這火用水極難熄滅,不知大人可有其他方法?”
“你不問,我還給忘了。這火既然單獨用水很難熄滅,那咱們就用土、河沙將其覆蓋,讓其接觸不到空氣,這火自然就熄滅了。
若是實在不行,那就將土用水和了之後,再將其覆蓋在這火上,這火必定能滅的了。”
知府好似聽懂了,又好似沒聽懂。方法聽懂了,可這原理卻不甚明白。
“大……大人,這火為什麼隔絕空氣之後,便不能燃燒了?下官愚鈍,還請大人為下官解惑。”
“本官發現這一奧秘,還是在本官小時候。那時候年紀小,對什麼都好奇。
有一日,瞧著那桌上燃著的燭火,便突發奇想,準備做一個好看一些的竹燈罩。
正拿著竹子蓋到那燭火上印尺寸的時,沒想到等我驗好尺寸之後,打開竹筒一看,卻發現那竹筒裏的燭火熄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