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序:行走荒原,放逐心靈(1 / 1)

羌塘之行,成為小紅,這需要比行走荒原更高的心理素質。頭戴英雄桂冠隻是迎合了世人幻夢,頭頂依舊是被電腦輻射越來越稀的毛發,那才是真實的自我。

回眸荒原,那個孤寂身影不再,荒原依故。有人默默走過,有人轟然倒下,有人留戀舞台。荒原不會為任何人改變,改變的隻是行者的心,抑或世人的目光。不論誰,對於荒原而言,都不過光陰駒隙裏的過客。

行走荒原,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技巧,它遠比人世間的遊曆輕鬆。那些笑對生活困頓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行走荒原,也不會使人有多麼高尚,它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沒有什麼可值得炫耀。如果愛,就去,不知不覺轉到另一條路上,隻說明還不夠愛。不要輕易給自己冠冕堂皇的借口,滑動的人生並不會有更豐富的體驗,那隻是一種隨波逐流的狀態,在不斷反悔與更替的價值觀中遊弋。你可能屬於每一個經曆過的時代,但沒一個是屬於自己的美好時代。

若說行走荒原所需的品質,就羌塘而言,無疑是堅持、隱忍和樂觀。堅持可以讓掃地的成為少林寺高僧,可以讓唐僧輕易擺脫女兒國的糾纏。沒了堅持,生命中隻剩無窮誘惑,就會輕信看漫畫書也能練就如來神掌。沒有什麼事能輕輕鬆鬆成功,走路還有嘴啃泥的時候。隱忍則抑製著複雜多變的情緒,以客觀姿態旁觀自己的行為。誰都能在別人罵街的時候充當一個優秀的老娘舅,當自己身處罵街角色中,觀音姐姐來勸都不頂事。很多事情真沒什麼大不了,不就是搞不清誰踩誰一腳嘛。現實又是殘酷的,有些事不是那麼好輕易接受,所以需要樂觀,它可以將任何苦難變成一出事不關己的舞台劇,既飽含淚水,更充滿啼笑皆非的趣事。

荒原在哪裏?它可以是一片廣袤的無人區,也可以是小區裏夜深人靜的花園,甚至是野草滋長的內心。荒原真正的含義,是一片心靈自由放逐之地。那裏有久違星空,隻隨意地仰望一眼,就知自己的位置,即沒想象的那麼高尚,也沒想象的那麼卑微。那裏有單純,模糊的道德邊緣是分外明晰的善惡邊界。那裏有安靜,可以毫無顧忌地打量自己,隻有獨我的時候,才無視那些形形色色的標簽。

人是群體動物,但心靈是孤獨的。

不時去荒原,摒棄繁華,看看真實的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也可什麼都不想。不要怕迷路,世間本就無路,迷失才可怕,走在正確的路上都覺得行往錯誤的方向。祈願每一個塵世中的孤寂旅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