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心疼嫡女,為這她的婚事準備十分齊全,怕她嫁到王府吃虧,為李光晴準備了足足八十八擔嫁妝,各種玉器,字畫,房契,地契,想著以後在王府就算不得寵小日子也可以過得滋潤。
王府先是派人上門提親,送娉禮,待秦王府應允後,著手準備三書六聘,告知親朋好友,這一準備就到了夏初,兩家選定良辰吉日。
日子不緊不慢的過著,到了李光晴出嫁的日子,李光興看著姐姐開始打扮,不知怎的眼淚開始不爭氣的往外流,他強忍著微笑。
“一梳梳到尾”,他想起了和姐姐玩捉迷藏。
“二梳白發齊眉”,他想起了和姐姐去廚房偷吃。
“三梳兒孫滿地”,他想起了和姐姐一起練字。
“四梳四條銀筍盡標齊”,他想起了姐姐替他受罰。
“五梳翁娌和順”,他也有點回念看姐姐刺繡的日子。
“六梳夫妻相敬”,他想起了姐姐替他被罵。
“七梳七姐下凡”,他想起了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
“八梳八仙來賀,寶鴨穿蓮道外遊”,他想起了姐姐保護他的堅強。
“九梳九子連環樣樣有”,他想起了過往的種種美好祥和。
“十梳夫妻兩老到白頭”,他知道到了分別的時候。
李光晴轉過頭看著他眼含淚水笑了,李光興也跟著笑了。
身穿喜服,頭戴鳳冠霞帔,蓋上四方紅蓋頭,等著王吉和接親隊伍的到來。
王吉戴著大紅花著紅色喜服騎著一匹駿馬,敲鑼打鼓的向秦王府接親,等到了秦王府,先是拜見嶽父嶽母,然後接李光晴上轎,最後熱熱鬧鬧的離開秦王府,隨著鑼聲鼓聲的漸漸遠去,秦王府顯得格外安靜。
秦王站在門口望著接親隊伍的遠去,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李光興走上前和爹爹說:“姐姐一定會幸福的,”說著便緊握雙拳道“如果姐姐過得不好就和離,我能養姐姐。”
秦王說:“我們興兒長大了,為父很高興。”說完叫下人準備午膳。
隨著太子長大了,也不再需要趙煜教他什麼,皇上準備派太子到地方上去熟悉一下政事培養他的能力,戶部早已清算完去年大大小小各種賬,也暫時無事可做,倒是趙家老祖母一直操心趙煜的婚事,想著法兒給他介紹,不過都被趙煜拒絕了。
因此趙煜平日無事看書,下棋,喝茶,也是過得悠閑自在,不過想到每年夏汛又要到了,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會流離失所,心裏祈禱著希望上天保佑。
叫來下人說:“小朱你去戶部給謝侍郎說叫他安排好工作,別出了什麼差錯。對了,今天是秦王大喜的日子,你送一份合適的禮物表示一下心意”。趙煜又想起了那個有趣的小家夥,竟有點期待下次見麵。
“是”小朱趕忙下去安排。
此時,王府吉時已到,落轎。王吉掀開轎子,攙扶著李光晴在眾人的歡鬧聲中邁過門檻,拜堂,敬茶,送入洞房。隨後王吉出去陪酒。
李光晴想著“或許我這一輩子便隻能在這王府後院了卻餘生”,又想起了父親,母親和弟弟們,以前未曾離家體會不到,此時才知離家思親之苦,有點無奈,等待的時間有點漫長,李光晴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隻知道肚子有點餓了,但想著王吉沒有來,也不好自己掀開蓋頭,又等了一會,聽見有人推開房門。
王吉迫不及待的走了進來,看見李光晴心裏莫名的燥熱湧上心頭,但還是強裝鎮定的掀開蓋頭,初見心動,再見亦然。
李光晴看見王吉眼神熾熱的盯著自己心裏想著“果然是京城出名的浪子”,但還是平靜的說:“相公,該喝合巹酒”。
王吉這才緩過神來,忙說“好好好”。
夫妻二人交杯,他感覺李光晴有點抗拒他,而李光晴看見王吉的動作更加覺得他是個登徒子。
隨後王吉吩咐下人端了碗蓮子瘦肉粥和小菜伺候李光晴用膳,並叫下人把床上放的棗子,花生,桂圓,瓜子收拾點,便匆匆離開。
李光晴以為王吉又出去和他們喝酒,不過覺得太餓了,也不管這麼多,吃完後,下人上來說:“大少奶奶,大公子說叫您吃完就去洗漱,然後早些歇息,大公子稍後就來。”
李光晴便跟著下人前去洗漱更衣。因著是大喜的日子,李光晴便換了件淡紅色的睡衣,坐了一天也是挺累了,便先一步上床躺著,本來不想睡,哪知困意來襲,眯著眯著就睡著了,全然忘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
而此時王吉還在書房刻苦背誦五經,想著秋闈將至,自己更應該加倍努力,考取功名。所以從房間出來就來了書房,同時也可以讓自己保持冷靜。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狐朋狗友們一直在宴席上等他,等著鬧洞房,哪知王吉敬完酒就沒有再現身,等到最後,人都走的差不多,在王府又不敢鬧事,所以也隻能無趣的離開,又去了醉煙樓,京城最大的青樓,隻是這次少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