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鴻是王嬋的第一個朋友,眼前這個許文治,則是第一個和自己表露善意的同齡人,可誰知,他竟因和自己搭話,被那個凶凶的夫子教訓,眼下看著蔫頭耷腦的十分可憐。
王嬋不樂意了,這個歐夫子剛才就無緣無故對自己擺臭臉子,現在又攔著表哥和她說話,話裏話外對她十分鄙夷,自己根本沒招惹過他啊!
小姑娘起身,定定地看著歐長徽,不卑不亢,緩緩開口:“夫子此言差矣,文治表哥關心我,怕我跟不上進度,才出言詢問,並不是交友閑談。弟子規要求‘首孝悌,……有餘力,則學文’,是把孝敬長輩,關愛晚輩,放在了做學問之前,所以表哥過問我的事情,恰恰是遵守聖人所言。”
歐長徽聽得目瞪口呆,王嬋頓一頓,又說道:“況且夫子認為,表哥和我一個小孩子說話是自甘墮落,引出了‘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夫子可知,聖人還說過‘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可見這世上本就不存在‘不如己者’,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若是單看一個人的外表就決定了不要和他交流,豈不是自傲自大的表現?實非君子的作風。”
小娃娃一席話畢,歐長徽怔怔地坐著,半天說不出話來,好一陣子,才羞愧地低下了頭,清清嗓子,給許文治和王嬋道歉:“是我莽撞,曲解了聖人之言,文治做的沒錯,表小姐也……教訓的是。”
兩位少爺聽了,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跟著歐先生六七年,從來都是他們挨罵,可從沒有歐夫子道歉認錯的時候,今日,多虧小表妹!小表妹這樣小,居然把歐夫子給說服了,難道是做學問的天才?!
這下連矜持內斂的大表哥許文宇也離了座位,和弟弟一起圍著小表妹,三人從讀書開始,聊到愛好,再聊到愛吃的東西,喜歡的季節,不一會兒就親近了起來。
這次歐長徽沒再攔著,剛被表小姐駁得毫無還手之力,他這個進士出身,年過半百的夫子,差一點就奪門而出,再沒臉麵教書育人。
小姑娘說的對,是他自視過高,以貌取人了,小姑娘言之有物,引經據典,分明是有思想,有見地的,想來女夫子那邊教的女則女訓,人家小姑娘看不上,才要求來他這裏聽課。是他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了,先入為主地認為投奔侯府的親戚都是來攀高枝的,人家稚齡小兒,心思通透,應該做不出算計別人的事。
之後的課程,歐夫子一視同仁,三個孩子一起考教,越問下來驚喜越多,表小姐回回答得滴水不漏,更有和聖人觀點不一的地方,看似離經叛道,但若給她一個解釋的機會,她準能把你說服。
左傳中的一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小姑娘認為,這隻適用於當時的情況,不能通用於一切條件。
歐長徽從未見過學生質疑課本的,以往的他必會吹胡子瞪眼訓斥學生,要服從權威,古代聖人的話,我們都要一絲不苟地照做。但今日,歐長徽特別好奇這位表小姐會作何解釋。
耐著性子,歐夫子問王嬋:“哦?隻適用於當時?表小姐何出此言?”
“夫子叫我甜甜就好。學生以為,一鼓作氣固然好,但如果一擊不中,以退為進,伺機再度爭取,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