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壽宴(三)(1 / 2)

大約一個鍾頭的時間過去了,晚餐也算是結束,侍者有致的上前開始將餐桌上殘餘的東西往下撤。在這種上流社會的高級宴會中,吃的環節上果然都是做做樣子的,上流社會的圈子裏,人們為了顯示自己素質與涵養,都是吃的很少,避免發出不雅的聲音。所以才有種說法:出席完上流社會的高級宴會,都是回家以後還要再重新吃一餐的。

雨歌看著餐桌上剩下的食物,真是剩的比吃的還要多。實在是太浪費了,真為糧食心疼,這收下去估計全部要倒掉或者喂牲畜了,還有多少老百姓沒有飯吃呢。這就是所謂的上流社會的生活,充滿了奢侈與浪費。雖然宋家也是名門,但從小父母就教導風哲和雨歌兩兄妹,節儉是美德。所以雨歌自小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從不鋪張浪費。在英國讀書的時候,雨歌發現英國人有種品質讓她很讚同,那就是英國人吃東西一般都很節儉,在食物方麵從不鋪張浪費。

當一切殘物在頃刻間收拾完畢後,隻見馮敬瀟起身來到舞台前,已經有下人將台上的麥克風提前準備好放在那裏了。晚飯後的馮敬瀟紅光滿麵,心情似乎非常愉悅。他一手拿著麥,清了清嗓音,對著眾人說,“承蒙大家今晚賞臉參加馮某的生日聚會,馮某感到非常榮幸。但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今晚時候也不早了,是時候告一個段落,希望明年的今日還能相聚於此。”說罷,大廳裏的眾人都應聲鼓起掌來,這算是這場壽宴的一個完美落幕吧。

馮敬瀟帶著剛剛身旁的儒雅男子,一旁跟著蘇湘琴,走進人群中。他們與眾人打著招呼,作為謝客送客的禮儀。馮敬瀟也在這時才給人們介紹著他身旁的儒雅男子,不出大家意料,此人正是馮敬瀟的兒子——馮瀚文。

當馮敬瀟走到宋義德一家麵前時,也向宋義德介紹了自己的兒子馮瀚文。原來馮瀚文在母親去世後,就被馮敬瀟送去了北平的寄宿學校讀書,五年前又去了法國,在法國取得了哲學博士的學位後,剛剛回國。難怪書卷氣息這麼濃,一點也沒有沾染商人的俗氣。馮瀚文彬彬有禮的跟雨歌一家打過招呼。雨歌心說,果然不愧是哲學博士啊,說起話來既深奧又充滿智慧。雨歌自己原本就對學習哲學的人佩服的是五體投地,因為她大學的哲學課從來就沒有聽明白過。所以能夠研究哲學的人在雨歌心中都是天才啊。她常常想,像她這樣思維程度的人絕對是白癡級別的。

蘇湘琴站在馮敬瀟的一側,跟雨歌麵對著麵。她們之間隔著大約一米,同樣的距離,讓雨歌又想起了在樓上她們之間也是僅隔一米的那段情景。雨歌自己本就有一七二公分的身高,加上穿的皮靴有大約四公分的鞋跟,襯得雨歌越發顯得高挑挺拔,瀟灑帥氣。

雨歌看著蘇湘琴,眼前的這個女子的真的擁有了一切完美女人的特質。氣質高雅、身材完美、天籟聲音、舉止大方、美豔動人……第一次細細打量著這個女人,心裏卻突然一好奇,這個女人有多高呢?想到曾經有一英國同學問過她:在中國,女人多高才算完美呢?雨歌當時也答不上來,隻知道自己的身高絕對是不合格的,偏高了點,在英國的三年吃了太多牛肉,又長高了一些。現在終於知道在中國怎樣的身高才算是女子的完美身高了。不就是眼前的蘇湘琴麼?她的身高看起來是那麼的和諧與完美,將東方女性典雅含蓄的美麗展示的淋漓盡致。於是雨歌開始測算著蘇湘琴的身高:此人穿著平底的繡花鞋,自己的眼睛剛好可以平視到她頭頂的發絲,而自己眼睛瞳孔的位置距離頭頂有八公分,去除一公分的視覺誤差,一七六公分減去九公分,眼前的蘇湘琴身高應該是一六七公分。雨歌一邊測算著一邊下意識的用左手食指、中指有規律的在腿側輕輕敲打著。雨歌是學建築的,關於土木工程方麵也是要重點學習了,而學習土木工程的話,測算與深思是常有的事情。這個小動作就是雨歌平時思考問題、測算東西時候特有的。測算出蘇湘琴的身高後,雨歌心裏感慨:好一個完美的身材,這身高和容貌無不詮釋著一個完美的東方女性的魅力。想到這裏,忽然間豁然開朗,原本麵對蘇湘琴的窘迫與不安的情緒突然消失不見。雨歌還是雨歌,那個溫和淡定的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