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尋花問柳(1 / 3)

明朝弘治年間,陝西西安府三原縣有一位叫周寶慶的商販,他頗有經商頭腦,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在他的辛苦經營下,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弘治七年秋季,他運送一批皮草到京城販賣,恰逢遇上皮草價格暴漲,他輕鬆獲得了數十倍利潤。如鯉魚躍龍門一般,他從一個普通的商人躍遷成為一個富翁。

坐擁萬貫家財的周寶慶沒有滿足於當前,為了能賺更多的錢,他留在了繁華的京城。

倏忽之間,七年時間過去了。在這七年時間裏,他的財富日益增長,成了北京城內赫赫有名的大富商。

周寶慶是個好色之徒,在老家三原縣時由於妻子看得緊,他從未得到與其她女人春風一度的機會。自從來到京城後,他脫離了妻子的管束,本性逐漸暴露,他因子到經常帶著白花花的煙花柳巷尋花問柳,縱情聲色,享受作為一個有錢男人的快樂。

在他客居京城的這七年時間裏,京城周邊的青樓無論是明裏的還是暗裏的他都光顧過,那些姿色出眾的煙花女子的身子他盡皆享用過。

他成了風月場中的名人,眾人皆知的錢袋子。隻要他到場,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妓女們就會如蝴蝶采花般聚集到他周圍極力奉承,盼望著從他手中得到大筆賞錢。

有一天傍晚,周寶慶來到京城南郊的麗春院尋歡作樂。

這麗春院不是明麵上的青樓,並不為大眾所知,它是瞞著官府私底下設立的,確切地說是專門為達官貴人與富商們服務的一座地下窯子。

麗春院裏麵的煙花女子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個個都長得嬌豔無比,周寶慶時常光顧這裏,每次都能得到極大的滿足。

老鴇遠遠望見周寶慶,趕忙邁著大步子奔到他麵前,迎著笑臉問道:“大官人,什麼風把您吹過來了?您今天來找哪位姑娘玩呢?是融月,如歌,還是幼蝶?”

周寶慶正欲回答,忽然間兩道曼妙的身影從他麵前走過,讓他眼前一亮。

他在腦海中搜索自己的記憶,發現自己之前並沒有見過這兩個妓女。雖然她們背對著他,他看不到她們的正臉,但從曼妙的身姿與輕盈的步態中可以判斷出兩人一定是如花似玉的美女。

周寶慶呆呆看著兩人,隨後指著她們的背影對老鴇說:“劉媽媽,那些姑娘我已經玩膩了,這次我想嚐嚐鮮,你趕緊去叫那兩個姑娘來陪我。”

老鴇聽後麵露難色,搖了搖頭說道:“大官人,這兩個姑娘本是良家女子,隻因生計所迫才不得不淪落煙花。她們剛來不久,還沒經過調教,還不知道怎麼接待客人,更不知道如何討客人歡心。此刻您暫且不要叫她們來陪,等到她們服侍男人的手段嫻熟之後再說吧。”

周寶慶見慣了裝模作樣的風塵女子,早就想嚐試青澀的滋味了。聽了這話,周寶慶心生不滿,對著老鴇喝道:“這兩個姑娘不勞你調教,老子我今晚親自調教她們。”

說完,他從懷裏掏出兩錠銀子重重地往老鴇手心砸去,然後強製命令道:“這隻是定金,你幫老子安排好這件事,老子還有重賞。”

老鴇將沉甸甸的銀子緊緊地在握手中,盡情地感受著銀子那美妙的溫度與觸感,極其諂媚地笑著說:“大官人稍待片刻,老身這就去辦。”

說完,樂不可支的她飛速地跑進那兩位女子的房間。

半刻鍾後,老鴇跑出來對周寶慶說:“大官人,我向那兩個姑娘說出了你的想法,結果那個年齡小的姑娘死活不願意,隻有年紀稍大的那位願意。然而那位年紀稍大的姑娘卻有一個條件,她說隻有大官人滿足她的條件,她才會乖乖地侍奉您。”

周寶慶之前從未遇見過向她提條件的妓女,首次麵對這種情況他來了興致,興奮地問道:“哦,是什麼條件?”

老鴇回答:“她說房間裏不能點燈。隻要您答應這個條件,她就會任您采擷;如果您不答應,她就不會過來陪您。”

周寶慶聽後不悅,心中想道:“這女人如此不識好歹,都已經淪落風塵了還在我麵前擺譜裝清高,真是豈有其理!等會定要好好料理她一番,不把她弄到跪地求饒的地步我決不罷休!”

心中計議已定,他故意擺出一副笑臉說:“我一向憐香惜玉,從不敢違背美人的心意,又怎麼會不同意這小小的要求呢。”

得到周寶慶的承諾之後,老鴇將他帶到一間小房間,說道:“大官人,年長的姑娘就躺在床上等著你的臨幸。”

周寶慶興衝衝地推開門闖進房間,老鴇隨後輕輕地將門合上。

周寶慶在黑燈瞎火中的房間裏摸索前進,過了好一會兒後才來到床前,他撥開羅帳,解去衣物,笑嘻嘻地對女子說:“小美人,大爺來了。”

話剛說完,他就順勢躺在女子身旁,準備進行下一步動作。

這時,床上的女子突然開口發問:“大爺,您的口音很像陝西口音,不知道您是不是陝西人?”

周寶慶不假思索地答道:“嗯,大爺我是陝西三原縣人。”

聞得此言,女子半是驚訝,半是欣喜地說道:“唉,想不到在遙遠的京城還能碰到同鄉人,不知大爺您貴姓?”

得知女子也是陝西三原縣人,周寶慶開始警覺起來,他擔心自己在青樓尋歡作樂的事被同鄉人知道,從而進一步傳到家人耳朵裏,所以他故意撒謊:“我姓……姓李,小美人你姓什麼?”

“大爺,奴家姓劉。”床上的女子答道。

房間裏黑漆漆一片,周寶慶看不見女子的臉,但是她的聲音卻是越聽越熟悉。他心裏起了疑心,便試探著發問:“小美人,你芳齡幾何了,不知你夫婿是哪位?”

女子幽怨地說道:“不瞞大官人,奴家今年二十七歲了。丈夫姓周,是一位商人,比奴家還要大兩歲。七年前他運送一批皮草到京城販賣,此後他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期間也沒收到過他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