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村裏的大人看到田茂不是同情這孩子從小沒了媽,就是鄙視這孩子父親是誰都不知道。但漸漸地,當她的成績變得優異後,這些聲音變成了,“你要像田茂學習,沒爹沒媽都這麼自覺。”“這孩子肯定能有出息,文曲星下凡!”......
幾年過去,幼時被嘲笑、被孤立的的傷口正漸漸愈合,而今天,這一張大字報,讓正在愈合的傷口被再次撕裂。
田茂一直在思考,到底是誰這麼針對自己?
她仔細地回想了最近發生的所有事,一切變化好像從寧子浩對自己說第一句話開始的。
怎麼得罪的寧子浩?田茂想到前天遞過來的紙條,再聯想昨天李嬸在村裏洋洋得意的炫耀,聰明的她一下明白過來。
找到問題的根源,她想解釋,但寧子浩昨天的態度,讓她無從下手!此刻她尤其後悔,在第一次李佳找到她當新同學同桌時,就應該拒絕;在看到寧子浩打雞的時候,就應該漠視。
也許是這幾年安逸的生活讓她喪失了應該具備的憂患意識,記吃不記打。最後,田茂決定冷處理這件事,隻要自己不在乎,這些手段都沒用。
原以為能看到田茂傷心難過的福貴,在發現田茂並沒有受到影響之後,很生氣,這是個什麼人,罵上門去都沒反應!自覺麵子受損的福貴,想用其他方式找回場子。
... ...
田茂家有個祖傳的手藝——做豆腐,田家阿公做出來的豆腐過去在十裏八鄉可是需要爭搶的存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豆腐工坊的出現, 讓原本的“香餑餑”成為了“冷板凳”,可無論在怎麼冷,田家也需要這門手藝來糊口。
田家的豆腐主要在小集進行售賣,X鎮的趕集時間是每逢三號、九號一次小集,二號、六號一次大集,大集需要到縣裏,小集則是在附近的村鎮。每次小集,田家阿公都會挑著兩擔豆腐沿街叫賣。
福貴針對田茂的報複就盯上了田家阿公的豆腐。
由於福貴和田家同村,田家阿公認識他,他想親自出手不太合適,於是背著寧子浩和其他小跟班商量,讓眼生的去挑此次報複的大梁。
其他熊孩子一聽,連忙拒絕,背後說說壞話沒啥,但真要真槍實幹的做壞事,還是沒有那麼大的膽量。
虎子更是不讚同,勸說福貴都是一個村子的,沒必要。
可陷入死循環的福貴哪能聽勸,心道:一群慫貨!於是便想到了自己的哥哥來財。
來財在村裏那可是比李嬸更出名的存在,李嬸隻是撒潑打滾中的戰鬥機,來財卻是村子裏人人都厭惡的二流子。
二流子身邊的朋友和他都是一種貨色,當聽說好兄弟的弟弟想要教訓不識好歹的同學時,不問緣由,他們隻覺得蠢蠢欲動。
貼大字報的第三天正是當月十三號,田茂一大早就起來幫阿公幹活。
“阿公,我先出發了,你路上當心!”田茂先一步出發去學校。
“好的,你也要在學校好好學習!”
阿公小心地把豆腐轉移到桶中,用扁擔挑起豆腐,往集市走去。
今天生意不錯,一路沿街叫賣,不到十點已經賣出大半了,剩下的田阿公打算再賣半小時,沒賣出去就自己家吃,順利的是,來了一個大媽說家裏要請客,把剩下的豆腐包圓了,提前打烊的田阿公慢悠悠地往家走去。
另一邊,答應福貴的兩個二流子卻起晚了,福貴的計劃是先買豆腐,然後佯裝豆腐有問題,從而誣陷田阿公,讓其賠償,讓田茂家出出“血”。但桶中空空如也,讓他們的原計劃落空了。
兩人一合計,覺得既然答應了福貴給這個老頭兒教訓,那其他方式也不是不行,於是一路尾隨田家阿公,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猛地一撞,把挑著扁擔的老人推下了農田。
......
“田茂,出來一下!”學校正在上課,陳老師出現把田茂叫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