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七妹把家禽家畜都安置好後,忙活了快一個多小時才將兩塊地的土豆收集好。

地雖然不大,可產量高。

種了那麼多年的地,張七妹是第一次見到有這麼快能收獲,而且產量還高的土豆。

之前她就聽過一個新聞,說土豆的最高畝產為8956斤。

而她種過的土豆中,最高一畝地的產量差不多4000斤,最低產量的時候也有3000多斤。

空間裏這兩塊地加起來都還沒有半畝地大,最大的土豆重量在6公斤以上,最小的土豆也有1公斤,總的產出大概在3000斤以上是沒跑的了。

也不怪張七妹會如此的驚訝。

土豆也稱為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鬆溪縣誌食貨》,華北稱為山藥蛋,西北和兩湖地區稱為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稱之為薯仔,粵東一帶稱荷蘭薯,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帶被才稱為土豆。

土豆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

在張七妹小時候甚至結婚嫁人後,關於吃,她的記憶都是跟這個土豆有關的。

那個時候土地產量不高,基本上所有的人家都是很少吃幹飯的,不是稀飯,就是各種雜糧飯。

吃得最多的屬土豆飯,也就是洋芋飯,還有紅薯飯,南瓜飯。

這其中,張七妹最愛的就是洋芋飯,一個是吃完以後飽腹感很強,另外一個是,吃這個洋芋飯不會像出現吃紅薯飯,南瓜飯那樣出現各種不適感。

南瓜飯好吃是好吃,就是吃完以後沒多久就餓了,哪怕上一頓吃了兩三大碗也還是這樣。

紅薯飯就更不要講了,吃的時候,容易噎到,吃完以後腸道蠕動,一直放臭屁。

那真的是,人走幾米遠都還能夠聞到這讓人有點上頭的臭味。

簡直跟毒氣/彈沒啥區別。

如果可以選,張七妹自然首選就是洋芋!

不論是煮,炸,烤,炒都好吃!

將收好的土豆一袋接著一袋地扛到倉庫裏放好。

倉庫裏對於土豆這一類作物,都統一安置好的。

張七妹把用大麻袋將土豆裝好,放進倉庫裏,她順手按了一下牆上的紅色按鈕。

隨著她的動作剛落下,倉庫裏閃過了一道白光,接著就看見放在地上,堆放好的大麻袋一個個縮小,飛了起來,就這麼轉圈圈,轉著轉著,就飛到了從牆壁處伸出來的一個抽屜盒子裏,沒有了動靜。

張七妹的臉上充滿了震驚,她好奇地走過去一看,就看到剛剛那些麻袋縮小成才有1厘米左右大小的樣子,整齊地堆放在了這個抽屜盒子裏。

哦……

原來是把這縮小了啊。

怪不得呢,先前孫女還跟自己說這個倉庫能放不少的東西,讓自己不要擔心沒地方放成熟的作物。

看來她是早就知道了啊。

張七妹把抽屜盒子推回牆壁,這才走出倉庫,繼續忙碌了起來。

這地產量高的話,那土豆就種一塊了。

剩下的一塊地種玉米。

張七妹想看看,這玉米是不是也和昨晚種下去的土豆一樣,隻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成熟,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