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做人不能太能吃苦,因為會吃苦的人,就會有更多的苦要吃。”
周舟突然抬起頭,直視著樸甜甜的眼神,這讓樸甜甜心裏有些發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向來是樸甜甜的信條。甚至很多時候,她都為自己不如同學們能吃苦而覺得羞愧。
“可是,大家都說,不吃苦,哪裏能有甜。不經曆風雨,哪能見彩虹?”
“不,苦難不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必需品,苦難就是苦難,讚美苦難是最卑劣的行為。你讀過史鐵生的《晝信基督夜信佛》嗎?”
樸甜甜有些汗顏:“沒,隻讀過他的《我與地壇》。”
“可那時年輕,不能理解史鐵生的倔強與固執。他說大凡向生的信念,絕不會告訴你苦難是可以滅盡的。樂觀若是一種鼓勵,困苦必屬常態,堅強若是一種讚譽,好運必定稀缺。我們鼓勵別人樂觀,讚美別人堅強,其實是對別人最大的桎梏。”
不愧是高中語文老師,不管麵對什麼,都能淡淡笑著,雖然內心早已是浪潮洶湧。最關鍵的是,出口成章,給人頗有啟迪。
樸甜甜不由地複述道:“樂觀若是一種鼓勵,困苦必屬常態。堅強若是一種讚譽,好運必定稀缺。”
“對。所以很多美好的詞,恰巧是苦難的代名詞,是不能輕易說出來的。”
樸甜甜不由得對眼前的女子肅然起敬,覺得她仿佛參透了人生。既然如此,為何要報名提問節目呢?將自己的落魄與不堪展示在大庭廣眾之下,不更是一種對自己的傷害?
“哎,都有些口渴了,你們喝水啊”,周舟端起杯子,一飲而盡。
雖然已是九月,但太陽依舊毒辣得很,仿佛是要把它的熱量全部散發出來,屋裏已然有些悶熱起來了。
周舟也注意到了,她起身看了看,笑道:“都中午了,我們還是做飯吃吧。”
樸甜甜隨口道:“好啊!”
與此同時,韓知節拒絕道:“不了,我們到樓下吃快餐就好。”
周舟笑了,挽留到:“我提早就燉好湯了,炒幾個小菜就可以了。外麵那麼熱,又擠,何必跑這趟吃苦呢?”
韓知節看著樸甜甜,不置可否。
樸甜甜卻覺得頗有道理:“好啊,我來幫你吧。”
正在這時,團團突然從屋裏走出來,拉著樸甜甜的手:“幺幺,你是客人,你去休息吧,我來幫媽媽就好了。”
樸甜甜真是太愛這個小朋友了,忍不住摸摸他的頭:“你這麼小,會什麼呀?”
小家夥立刻掰起手指數到:“我會剝蒜,會摘菜,還會端盤子,嗯,還會……還會倒牛奶。”
“小朋友真厲害額!”
樸甜甜由衷地讚美道,要知道自己堂哥的小孩正好六歲,別說打招呼了,常常是話也不說。
“沒關係的,幺幺很喜歡和厲害的小朋友一起做事呢,這樣的話,幺幺就可以變更厲害呢。”
團團歪著頭想了一會兒,然後認同般地點了點頭,又飛快地跑去廚房拿了蒜和一個小碗。
“我們把剝好的蒜就放在這個碗裏吧。”
“好啊。”
周舟真的是能幹,很快桌子上就擺滿了飯菜,有香菇雞湯,紅燒豬蹄,鮮椒兔,糖醋排骨,鹵牛肉,蒜泥花甲和蒜泥油麥菜。有辣、有甜、有鮮,勾得樸甜甜口水直流。
樸甜甜平時多是炒飯蓋飯打天下,這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幾時能吃到,她不由得眼睛都直了。
“大家都別客氣,快坐著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