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另一個世界(1 / 2)

半夜風起,屋外不時傳來陣陣風敲風鈴的聲音。

清脆,悠然。

江蕭緩緩的從床上坐了起來,甩甩頭,待眼睛盡快適應周圍的黑暗。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上的時間,淩晨四點剛過。微微的鼾聲和著屋外樹葉沙沙的節奏,有時協調,有時雜亂。

帶著輕微聲響,江蕭已經從上鋪上爬了下來。穿好萬年不變的人字拖,走向陽台。

外麵的風的確很大,夾雜著些雨絲,打濕了光禿禿的地麵。春夏季風一到,天上那輪月,就不知道躲到哪裏去了,隻剩下昏黃路燈的微光,透過風雨,拉長了江蕭略顯單薄的影子。

雨打在地麵上,濺起一層水霧。狂風卷地,掠過窗台。本應響起的風鈴因被江蕭從窗台取下而變得沉默。而風鈴的沉默恰好和著窗外飄搖的風雨,襯托出江蕭此時的心境。

背靠窗欄,江蕭看著修長的影子,淡淡的歎了口氣:“唉……”

想起下午分發試卷老師念分的情景,江蕭眼神恍惚。“十七年了呢……”

低低的輕喃聲,從江蕭嘴裏輕吐了出來。

在江蕭的心中,有一個僅是他自己才知道的秘密:他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又或者說,如今江蕭的靈魂,其實並不是屬於這個世界。這裏是一個讓江蕭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國家還是那個國家,時間也同樣是2014年,世界進程也驚人的保持同步,但一切又全然不同。

當江蕭得知今年世界杯觀眾98%普遍看好C國國家隊最有希望奪冠時,當江蕭了解到C國的宇航員30年前就已經登錄月球時……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貌似這裏是一個和前世地球完全顛倒的平行世界,方方麵麵,C國都在全球獨領風騷。但風光的表麵背後C國整個名族為了發展而付出的努力是否為世界所知,江蕭還不太知情。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學製是普遍的十二年義務教育製度,本著公平公正公開態度舉辦的高考一年一度,在許多方麵都和江蕭前世的製度規則一樣。

但有所不同的是,這裏的人對學習抱有的熱忱態度是江蕭前世罕見。江蕭前世的教育製度被當時的“專家”形象生動的比喻為“填鴨式教育。”而如今的世界裏,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有所引導的方式。

比如說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數學老師就隻按照課本上的知識講一位數的加減法,如果學生覺得自己還有餘力,如果學生想要學習到兩位數的加減法或者跨步進入乘除法的學習,那麼老師以及家長通常是不會主動教授學生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大都是被引導去專業的圖書館自己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至於老師家長,更多的隻是在孩子和知識之間,起到一個座位橋梁引導連接的作用。

如果同樣的學習階段放在江蕭前世,那又大不一樣了。小學一年級課本上隻能學習到1+1=2,那麼測驗考試的時候老是給出的題目大多是112+15=?至於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將要麵對的題目則更為直接的變為:37×88=?

學生不會怎麼辦?笑話,補習班不是延長了教學產業鏈增加了教職工平均收入水平的麼?課外複習資料學校沒有用所謂的“自願”來統一購買與圖書出版商互惠共贏的麼?

其實自願也就嘴上說說,買來的複習資料遇到還有業界良心的老師一般會當做每天的回家作業進行布置。你要是真不自願買,第二天作業怎麼交啊?(其實我就說說,也沒那麼過分,大家看完笑笑就好,我在學校可是好學生類型的~)

因為C國的強盛,以科教興國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為中心的組織的基本路線從三十年以來就一直沒有再動搖過。但因為這個平行世界的特殊教育方式,也導致了與江蕭前世完全不同的教育環境。

因為文化教育事業的極端發達,學生日益增長的先進文化需求需要同落後的、麵對大眾的普通課外複習資料、課外輔導書之間的矛盾應經上升為了當今中國最主要的社會矛盾。

於是,如同《針對高考語文138分段學生如何突破140》《小四帶你走進數學滿分殿堂獨家限量版》《英語滿分王座孤本》之類的據有超強針對性的,限量的,甚至是孤本的、殘片的、需要收集的、集其成冊的精英級別輔導資料不僅僅是在價錢上水漲船高,更多的是有價無市,僅此一家僅此一本的寶典。

課外輔導複習資料也如同在校學生一樣是會分三六九等的。各地區的叫法各不一樣,以清江書院圖書館作為標準,課外資料的等級由高到低分為四階十二等:天、地、玄、黃。

而每一階,又分為初、中、高三級!

不過四階十二等的等級也和學曆有一定關係,比方說最高等的天階教輔,一般都是用於大學學習,至於高中,則是肯定不會有天階教輔資料出現的。